6月1日,一张父亲骑车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在网上“疯传”,知情人称,骑车男子是芜湖市副市长詹云超。对此,很多网友都表示深受感动。而詹云超平淡地对记者说 “这是父亲应该做的事”。(6月3日 新浪网)
两天之内,一张父亲送女儿上学的照片在网络疯传,各大媒体几乎都做了相应报道,大众对此的反应是一片叫好之声。平心而论,送儿女上学对每个父亲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笔者不禁疑问:骑车送女儿上学究竟触动了谁?
值得注意的是,骑车男子在这则新闻中有着两个重要身份,“父亲”和“副市长”。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的组合,倘若把“父亲”和“骑车”放在一起完全没有突出点。但把“副市长”和骑车放在一起,顿时便“鲜明“了起来。不少网友表示:“对后座的孩子而言,骑车的是一个好爸爸!对芜湖人民而言,骑车的是一个好市长!”笔者对此难以苟同,请问一位政府官员是否骑车,是否骑车送女儿上学与其工作是否利民,是否心系百姓又有什么关系?而网友的此番言论竟受到各方支持,不得不说有些荒谬。
仔细想来,事件引来此番热议无非反映了大众的一些心理。如今,大众眼里的官员都是“居庙堂之高”而不闻“琐碎之事”,上下班理应有专车接送。凡事来点特权,什么“让领导先走”之类的话语不正反映了这些深层次的认知吗?相较于这些大众印象中的官员形象,你只要服装穿戴的正常点,骑个普通自行车,再加上送女儿上学。哇!这不活生生的海瑞在世嘛!由此可见,中国的老百姓只希望官员们正常些就知足了。只可惜不知道这样的现状是该庆幸大众“宽宏大量”呢?还是该悲哀官员完全没有形象了呢?
与此同时,笔者也感受到了不同的意味。父亲骑车送女儿上学,如此普通的事件却变成了热点新闻,这本身就不正常。而大众多番的赞扬和感动则更像是反讽那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现象和官员们。倒不如说褒奖是表面,反讽才是实质。想到不久前的一则趣闻:一位官员因为贪污受贿进了监狱,竟莫民奇妙治好了困扰自己多年的“三高”。这是何等的讽刺啊!当一件件荒谬的新闻在生活中发生,当骑车送儿女上学都能成为舆论的焦点,当大众仅希望官员们正常便已知足,我们的政府官员是否应该进行自我检讨了呢?
政府官员也是人,大众并不需要你们多么神圣般地不犯错误。有一天,当副市长骑车送女儿上学不再成为新闻。到那时,我们的政府工作才真正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子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