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今天怎样和群众“拉家常”》的文章,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验,述说了“拉家常”的重要性,文章朴实,入情入理,值得回味。
“拉家常”就是说话,要说说话谁都会说,但是因为各人的性格不同,所处的环境、地位不同,说出来的话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种观点的话,说出来的味也让人感觉不一样。而在此的“拉家常”,是指官员下基层,到群众中去,与普通百姓交谈,官用民一样的语言进行交谈,显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般来说官员都是从基层来,其也是从说基层的话说起,但是从民到官之后,随着职务的变动,工作性质不同,工作越来越繁忙,自然话也说得有些不同。习惯了机关话用到基层去说,看似说出来很有水平,滔滔不绝,但是如果没有通俗的语言,没有大众的味,真正能接受者少之又少;而从另一角度看,有的官员听群众说话也未必听得进,嫌百姓说话太粗太直,烦农民说话罗嗦,浪费时间。两者之间说话有了隔阂,话不投机,就难达到预想的效果。
要与群众“拉家常”,首先,要回位,原来从基层中来,现在重新到基层中去,就得“复归还原”, 调整好心态,设身处地,把自己当作群众中的一员,放下架子,端正位子,把群众当朋友,当亲人。
其次,要说土话,说群众听得懂,乐意听的话,少说空话大话,“高水平”的话,多熟悉群众的语言,了解当地语言的路数,对得上号,搭得上话,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实在,甚至必要时说几句习惯用语的粗话。说得上话,才有话可说,才能互相倾吐“拉家常”,出自肺腑说心里话。从而,了解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再次,说话切忌哗众取宠,信口开河,为说话而说话,为拉家常而拉家常,能长则长,宜短则短,而更在于多听话,让群众说,即使是粗话,刺耳的话,或者说罗嗦的话,也能听得进,坐得住,不打断,耐心听群众说话也是一种尊重。
“拉家常”,就是说家常事,说百姓的事,不论对谁,是贫是富,是好是差,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谈得来就多谈,谈不来的就少谈或者不谈,选择性谈。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拉家常”, 说得来,谈得拢,越谈越亲近,越融洽。
下基层听取民意,了解民意,先从说话起,怎么说话,怎么说好话,说百姓爱听的话,不只是简单的对话,对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也是一门艺术,要掌握这门艺术,归纳到一点,就是从行动上感动群众,从感情上贴近群众,由此,一家人就不会说两家话。
稿源:荆楚网
作者:罗瑞明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