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丁琪:省委委员刻意露脸是控诉舆论场变异的无奈

发布时间: 2012-09-03 08:31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日前,广东省委委员张广宁视察了广州联合交易所。在视察工作中,除了鼓励该所转型升级再创佳绩外,张广宁还表示想通过媒体露个脸:“让所有关心我的朋友们和市民群众知道我张广宁还在,不要以为我就没有了。我很好,我的家庭也很好,不要说我又结婚了,我从来就没离过婚。也向市民朋友问好,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据8月31日《南方日报》)
  我还在人世,很好,未再婚,也未曾离婚……如果一个正常人在我们面前此地无银地如是告白,我们肯定会认为这个人不正常。一位省委委员,借工作之便,通过传统媒体“假公济私”地自爆个人“隐私”,其目的是为了向“关心我的朋友们和市民群众”证明自己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如果我们认为这样的举动属于正常范畴,只能说明我们这个社会在某些方面的不正常。
  作为社会的一个分子,我们每个人推己及彼、设身处地地为社会把脉,不难发现在当今各社会阶层话语权无限放大的前提下,所激化的种种行为怪胎。
  得益于网络话语权的催化,当今社会的舆论场正呈分化态势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种摸不着、看不清的真实存在,以波涛汹涌的舆论态势,就像在截然不同的磁体周围构成了截然不同的磁场一样,所形成的强大舆论场,既可造就“千古风流人物”,又可使“樯橹灰飞烟灭”。
  在舆论场的“磁化”效应中,我们每每看到正义得以弘扬、阴暗得到曝光、邪恶得到惩处、问题也得以解决。若以具体事例加以说明的话,那些曾经“火爆”一时的人名、地名或者事件名称,在我们眼前就像放电影般一一闪现。既有早些时候的明星艳照门、微博开房事件、县委书记名烟控,还有正处在当下风口浪尖的“名表局长”等等。在舆论的发酵中,有些原本的猫撕狗咬成了冠冕堂皇的义正辞严,有些正义的呼唤却也背了黑锅,一些端倪和问题更成了无中生有的故弄玄虚。其间,有多少伪善被揭发,也有多少善良被利用;有多少阴暗被人为膨化,又有多少无辜被置于水深火热。
  如果说在信息传播“你传我授”的模式中容易制造愚民环境的话,话语权的无限夸大和放任,更容易将言论自由演绎成谣言遍布、将参政议政变异为私愤发泄渠道。在舆论的监督和百姓充分行使话语权的作用下,社会已初步尝到了反腐倡廉、严明党纪、揭批黑暗、打击不法分子的甜头。但是,揭批邪恶,脱离了客观和理性,都是盲目的,也是不能长久的。任何出于发泄和报复心态的所谓的公众话语权,充满了歪打正着的吊诡,是对良善和公信的亵渎。
  广东省委委员张广宁在视察广州联合交易所时还不忘“通过媒体露个脸”,其用心可谓良苦。无论他露脸的目的何在,局外人对他露脸时所强调的健康问题肯定是一目了然,关于家庭、婚姻等状况,旁人便不好言说。也就是说,面对围绕一个人、一件事物如潮的、完全可不负任何责任的言说,即使当事者亲自出面澄清,也会有各种“悬而未决”的猜测照旧扑朔迷离。各种舆论场一旦演变成为这个社会培养猜疑和觊觎习惯的温床,意味着整体价值体系的进一步沦丧。各色信息无限公开、无限放大成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构建了当下何等轻佻的舆论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看到了舆论监督的效力,也看到了舆论场变异过程中正在滋生的种种无奈。被变异的舆论场与话语权的滥用紧密相关,在培养公民理性出声这一社会性命题中,敦促其向成熟、理性发展,才是一个社会对百姓话语权最大的尊重。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丁琪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陈莉霖)
关键词:丁琪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