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付水平:读者期待的“走转改”

发布时间: 2012-09-12 08:28:34  来源: 荆楚网  作者:付水平  进入电子报

  9月10日,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在全省“千人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动员会上强调,走转改重在改。改什么?改虚华之风、冗长之风、浅表之风、媚俗之风。怎么改?要短、要实、要新、要深、要活。
  “四改五要”,直指新闻界“病灶”,且开出了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药方”。作为读者,在享受一年来“走改转”带来的清新文风和鲜活新闻的同时,对未来的新闻作品更是充满期待。
  我们期待有现场感的作品。当前,有少数媒体记者习惯在网络论坛和微博上找“料”,去寻找新闻线索;习惯在办公室里等爆料、等通讯员线索。无疑,这是一个渠道,也非常重要。但有了线索之后,有的通过电话核实,通过网络沟通,或依靠想象加工等。这样的作品,缺乏现场的感知、调查,是很难真诚而准确地表述新闻现场的群众冷暖、情绪波动,以及各方立场。没有现场感的作品,如同空中楼阁,看上去很美,却难以满足群众新期待。
  我们期待有生活味的语言。举例来说,我们在做群众工作时,为促成矛盾双方解决问题,总要想法设法让群众作出让步和取舍。刚从学校出来的同志,往往会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等文绉绉的语言来说服,而老同志总会用“甘蔗只有一头甜”等非常有生活味的语言来劝解。哪个效果会更好?哪样的语言更易于接受?同样,在新闻作品中,群众的语言更有生活气息,“家常话”更有感召力。不仅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文章读起来也有滋有味,读完后或能若有所思似的一笑泯恩仇。
  我们期待有获益感的思考。一个新闻事实,用怎么样的表达会让读者更有获益感。在获取信息渠道更多元的今天,同样一个事实,不同的记者、不同的媒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关注和解读。而且,作为读者,关注新闻及新闻后面的评论,已成为一种常态。所以,以新闻、新闻链接和记者感言、采访手记、新闻评论等有思考的组合式报道,更能打动读者,让读者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增长见识。反映新闻背后的故事和规律,需要媒体人深入的调查思考。
  总体来说,我们期待更多类似湖北日报“记者走基层”类的专栏文章,期待更多类似湖北市州报的“荆楚行”采访文章,期待更多类似“我看新荆楚”的大型公益互动报道,更期待媒体人沉在一线,用脚板丈量,以体验者的身份,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原汁原味反映民情民意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不仅读者爱看,对政府决策亦大有裨益。而且,这一过程也是读者与媒体人共同提升综合素养的现实需要。
  稿源:荆楚网
  作者:付水平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
关键词:付水平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