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上午10时,在这个往日接种疫苗最繁忙的时段,沈阳铁西区路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紧锁大门。在二楼的疫苗接种室外,只有一位抱孩子的老妇,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紧紧地搂抱着怀中的襁褓……据悉,她仅4个月大的外孙因在那里注射了“百白破”疫苗后不久,便永远地离开了深爱他的亲人们。(东北新闻网)
“事与愿违”。为孩子接种疫苗本是为预防疾病,如今却要了孩子的命,这事不仅让家长一时难以接受,就连笔者在内绝大数人都为此感到惊讶,难道真是疫苗惹的祸?
众所周知,疫苗接种在我国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了,曾几何时,打疫苗一度成为国家惠民政策,是人人向往的福利待遇,而如今对于疫苗的不信任却在这几年显得尤为突出。笔者发现,随着信息的发达、媒体监督力量的显现、毒奶粉、问题疫苗等一些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事件相继曝光,让人们对疫苗的安全产生前所未有的怀疑。有数据显示,仅去年广东省推广的免费接种脊髓灰质炎加强疫苗中,在七天的免费接种中仅有近七成的人接种了疫苗,近三成人认为疫苗不可靠或接种强化疫苗没必要。也难怪,沈阳接种事件一发生人们自然又把矛头指向了卫生医疗机构。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主要是由于信任危机造成的,如今媒体曝光安全危机已不只涉及工程、食品、环境、药品各个领域,引得人们本来很正常的事情也开始疑神疑鬼。再有就是人们维权意识和媒体的关注度高了,虽然现在的疫苗事故总体是呈下降的趋势,但由于关注多就显得多了。再加上现在人们保健意识普遍增强,国家提供的免费疫苗由原来的几种上升到几十种范围加大,基数增多,也间接导致疫苗发生问题的事故有所上升,但平均疫苗异常量是下降的,并不是疫苗本身质量不合格造成的。况且“百白破”疫苗属于基础疫苗,是由国家出资,免费为适龄孩子注射的。因此,疫苗的采购、运送和保管等环节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运作的,不应该存在假冒伪劣疫苗。
当然,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笔者也提醒广大家长,首先不要对接种疫苗产生恐慌。此外在接种疫苗前,家长还要清楚各种疫苗的禁忌症,如果孩子在生病期间,没有医生的指导还是不能注射疫苗。“逝者已逝”笔者也希望,有关部门还是应该加强各类疫苗的监管监控力度,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度上演。
来源:荆楚网
作者: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