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于景宁:喜见“跑饭局”转为“躲饭局”与“拒饭局”

发布时间: 2013-02-17 09:20:02  来源: 荆楚网  作者:于景宁  进入电子报

  春节期间一则报道榆林干部“躲饭局”的新闻,引起不少人的兴趣和关注。
  忆往昔,春节的一大“景观 ”,就是各地一些头戴“乌纱”、身披官袍的一干人马,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地“跑饭局”。或是出入在各豪华饭店之中、或是周旋于众高档酒楼之间,有者常年“奔跑”,犹如“马拉松”,有者马不停蹄,犹如“走马灯”,看其势其情,真是好不热闹、不亦乐乎!然而,何以在“‘跑’”犹酣,风正盛”之时,陡然间急转直下,从趋之若骛般 “跑饭局”到避之惟恐不及的 “躲饭局”了呢?”。
  我们不妨先听听当地一位干部的心声:“现在公款吃喝查的严,能推的饭局我都推了。实在推不掉的,也声明高档酒店坚决不去。”,由此可见,一些官员之所以“躲”,并非出于自觉自愿,而其忌惮的恰是“查的严”、恰是头顶上那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试想,如果当地时下没有狠抓“三公消费”、没有适时出台《关于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规定》,干部们能象躲瘟神一般“躲饭局”吗?事实证明:没有当地的“狠抓”、“严查”,就不会有干部的“忌惮”,就不会有干部的”躲“。所以说,治理“三公消费”并非没有良方,只要“规定”明确、具体、细致,只要坚持不懈地“狠抓”、“严查”,只要处罚及时、公开、透明,只要形成政策导向、社会监督等强大的合力,干部的心态就会发生干部心态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躲饭局”就会成为更多干部的选择,“三公消费”就会得到有效的治理。记者春节在榆林的所见所闻,就是一个具有一定说服力的例证。
  但是,在治理“三公消费”中,对于“饭局”之邀,仅靠“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毕竟是被动的、消极的行为,而且也不可能就此一“躲”了之。既然拒绝参加公款吃喝是一种正当之举,那就不必东“躲”西藏,而应当打破“人情关”、“面子关”,直面宴请者,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地“拒宴”,诚恳地向宴请者说明不能从命的理由,宣传当地的有关“规定”,若此,既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立场,又当了一把“端正党风、改进作风”的宣传员,这不比躲来躲去好得多吗?
  从“跑饭局” 到“躲饭局”,平心而论,不能不说是一种作风上的可喜的改进,如果再能从“躲饭局”到直面宴请者、晓之以理、拒绝“饭局”,当称更是一种作风建设上的进步。
  稿源:荆楚网
  作者:于景宁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
关键词:于景宁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