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报》刊发多篇文章介绍新形势下的基层干部,引发网民热议。笔者看来,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他们始终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和矛盾纠纷、利益诉求的第一线。我国历来就有“郡县治,天下安”的说法,将改革政策贯彻落实,经济发展上有所建树,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是时代赋予基层干部的使命。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用“为国家操劳,为百姓打工”来评价基层干部,笔者认为很贴切。一方面它客观评价了基层干部为国家的改革发展重任作出的卓越功勋,另一方面又使得基层干部时刻牢记“执政为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样的评价,既有激励,又有提醒。激励是为了给予动力。“位卑不能忘国忧”,处在矛盾诉求的风口浪尖上,承担千针万线的改革重任,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生态,甚至被误解的压力和委屈,“为国家操劳”一语言尽。对此,国家是肯定的,历史是牢记的,人民群众是不会忘记的。
提醒是为了指引方向,纠正偏差。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攻坚期、深水期,基层干部面临重重考验,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方面尤其突出,“打工者”、“服务者”的角色定位让基层干部及时纠正偏颇的观念,错误的思想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对立群众的恶劣行为。
在节奏快,强度大,难度高的基层环境中,如何更好执政为民,基层干部面临不少挑战。一是群众利益诉求的挑战,二是热难点问题的挑战,三是知识危机的挑战,四是干部作风的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多元的利益诉求消解了基层干部指挥者的角色定位,更多的得从协调者出发,平衡转型期的利益诉求,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环境;热难点问题的层出不穷,如征地拆迁,资源开发,社会保障,新闻事件等成为基层干部的工作重点,创新方式,更新手段,变堵为疏方能改变焦头烂额,疲于应付的现状;
从干部自身看,知识危机靠国家政策引导,如村官制度、重视基层公务员引导、加强培训力度等等,但更要得力于基层干部的自我危机感,树立积极性、主动性、实践性的学习观念将会使得问题的破解事半功倍;
干部作风问题是近两年干群脱离的根源,也是很多社会问题的诱因,可喜的是作风问题引起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的关注和重视,无论是习总书记的“打铁自身硬”、“老虎苍蝇一起打”,“八项新规”的出台和落实还是春节期间“厉行节俭,发对浪费”的号召,无论是来自“房姐”“表叔”等事件背后群众和媒体的作风监督还是干部自身的自我约束,都使得大家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三清环境”的到来充满信心。
稿源:荆楚网
作者:石宁辉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