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补课还收补课费,强制订购的学生奶没有奶味……6月26日,湖北省媒体问政系列直播活动将启动,近两天来,已收到教育方面的投诉举报100余条。(6月25日 荆楚网)
这种小学乱收补课费、强制摊派学生奶行为,不仅湖北省有,其他省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比照以往事例,这种行为,不是公办学校所为,多半属于公办民营学校所为。
所谓公办民营学校,是指具有独立法人、独立校园、独立校舍、独立核算、独立办学等“五独立”性质的学校。这是1998年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办学体制改革试验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4年教育部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都明确规定的。如果不具备“五独立”条件,就不是真正的公办民营学校。
事实上,一些公办民营学校不是某某“名校”办的分校,就是领导是原来的领导、老师是原来的老师的学校。说穿了,这类公办民营学校都是假公办民营学校。之所以打着公办民营学校的招牌,是以“民办”的身份享受高收费标准的优惠政策,从中借机乱收费、乱摊派,追求办学利益的最大化。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伤了民心;而且扰乱了教育收费秩序,助长了以权谋私等腐败歪风。
对于这类假公办民营学校,虽然可以按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但真正执法到位的有多少呢?不是不闻不问、视而不见,就是查处起来也像“家长打孩子——不痛不痒”;特别是一些假公办民营学校本身就有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干部入股,哪个会自己查处自己?
而今,举办媒体问政教育活动,旨在强化落实教育惠民政策责任,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维护群众利益和教育公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这种做法公开、透明、简直,能立竿见影,引起涉事部门的高度重视,从而积极整改。这既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继续,也是对权力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更能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解决群众急盼解决的问题,使之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相互沟通的连心桥。
当然,媒体问政教育,问出了问题,不加以解决,也等于是白问政了。有鉴于此,我认为,应该按照“非公即民”的原则,对现有的公办民营学校进行全面清理评估。对于债务相对较小、且运行比较健康的学校,可收回改办成公办学校;对于不能收回改办的,应按有关政策使其成为真正的民办学校;对于不想或不愿意改办的,一律要求执行同类公办学校收费政策。只有这样,既要“问政”,也要“执政”;既有“过程”,也有“结果”,才能真正取信于民。这样的媒体问政活动才能走得更远、更好,也值得群众期盼。
来源:荆楚网
作者:玫昆仑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