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考本月进入倒计时,报名确认今日结束,笔试将于23日进行。新京报记者统计,这场被称作“中国第一考”的考试,报名人数已由1994年的4400人,增至此次的152万人,20年间涨了344倍。竞争比例也由1994年的9∶1,提高至2014年的77∶1。(11月7日《新京报》)
凭心而论,于年轻人而言,公务员并不是最优选择,用百度CEO李彦宏的话来说,就是年轻人考公务员影响创新能力,既不能创造社会财富,又不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但是,这一自我实现度并不高的职业依然让年轻人们趋之若鹜,目前,报名人数总量已达到令人咋舌的超152万人,其疯狂抢碗的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不得不承认,虽然现在的我们享受着市场经济带来的便利,但是相比物质并不那么丰富的上世纪90年代,太多的人不敢再去感受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更不敢舍弃拥有的一切,将自己投入未知的世界,去闯荡,去拼命。价值多元化了,选择多极化了,但大家的冒俭精神却严重钝化了,于是,不要说光鲜亮丽有面子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就是为了得到一份“环卫工人”的工作,也不惜血拼,因为“铁饭碗”这物什实在太有诱惑力。
“铁饭碗”实在是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想象了,在一些人看来,它意味着体面光鲜、工作压力小、职业稳定度高,保障体系较为完善,更关键的是,除非自身有违法行为,还能获得各种不同的职位晋升通道。尽管城内的公务员反复叫苦,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着公务员的身苦和心苦,压力和辛酸,但一心想进城的人们不以为然,工作透支算什么?报酬不高又有什么关系?坐在森严大楼的温暖的办公室里,那就意味着自己的生活得到了永远的保障,相比徘徊在体制之外的“漂流”日子,“铁饭碗”就是一张可以安心睡觉的床,一个不用担惊受怕的家。
能怪谁呢?当政府的权力始终不能关进笼子,当公平竞争总要受到“爹妈”或“干爹干妈”的干涉,当社会保障还沉浸在“以房养老”的无理设计,当公务员隐性福利总会成为媒体头条时,哪个理性的人还愿意将生命交给风险,让自己平心近气地行走在不知前途的大地?
“千军万马考公务员”看起来虽然有点矫情,但何尝不是公众“上升焦虑”的集中反映,实在应该引起决策者进行深入的反思,假若人人都不敢挑战风险,硬要寻求一个安稳的职业,我们拿什么去跟外国人比创新,比创意,比创造,比未来?或者眼下,决策者更应该深入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意,将“机会均等、压力均等、政策均等”抓在手里,落到实处,只有提供充分的就业环境,健全公民的社会保障,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市场中去经风雨、抗风险”,“公务员热”降温才会有可能。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宋飞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