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了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家族内共有的基因类型。网民对此议论纷纷,针对网民“拿着科研经费当儿戏,吃饱了饭没事干”的质疑,课题组专家表示,科学研究不是闹着玩,或者功利性地为了帮人“认祖归宗”,此次的研究成果,第一次从基因层面验证了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确实是一家。而生命科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合作,也将有助于更多历史谜团的揭开。(11月14日新京报网)
可以预见,该课题研究前景广阔。最基本的,历史上的名人轶事多如牛毛,历史未解之谜不胜枚举,挖掘的空间无限宽广。光就曹氏家族,难道才一个曹操吗?曹植真是曹操的儿子吗?简单,把曹植遗骸从坟墓挖出来,上DNA。曹雪芹是曹操的后代吗?这还不简单,找DNA去。号称刘皇叔的刘备真是是刘邦的后代吗?这也简单,将二者的DNA一比对不就一目了然?乾隆皇帝到底是不是雍正的儿子?这还用问,有了DNA啥未解之谜,啥世界难题,啥问题都不是问题,待课题组一一道来。可以预见,课题组要干的事情很多,光采集DNA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只是全国各地挖坟考古这么简单,还要建立DNA数据库,一个家族建一个,分省、分地市建库,最后全国联网,然后拓展到全球,全世界推广成功经验。
这难道就是科研。历史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大家都清楚,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生命科学是一门具有相当科技含量的学科,生命科学可以结合的学科当然很多。然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全国一心发展经济,喊的要的做的都是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目的是提高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提高,如何实现国家、民族、人民的复兴梦,如何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如果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养了一帮所谓的专家,去搞生命科学结合历史学,去搞考古,一心向历史看,难道这是我们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初衷吗?一边是全国上下倡导厉行节约,政府带头缩减三公经费,能省一分算一分,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一边是拿着大量科研经费,带着党和人民的科技强国的重托,去分析曹氏家族的DNA,去搞民间族谱鉴定,这是何等的滑稽?
国家科研经费,悠悠我心。国家为了支持科技进步可谓不惜血本。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国家今天的成就,嫦娥飞天探月,神舟太空遨游,蛟龙深海寻宝。科研工作者,肩负民族振兴的重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付出了艰辛,为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也赢得了国家和人民的尊敬。然而,科研经费浪费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有的教授变成了老板,科研项目挂羊头卖狗肉,虚张声势,搞空壳科研,套取国家科研经费。有的科研部门预算多了反而不知如何用,绞尽脑汁,巧立名目,将科研经费耗尽了事,最后的科研成果,提交一份报告就行了,诸如此类,让人心寒。因此,我们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大科研经费的监管,让科研经费真正用到刀刃上。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尼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