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申请三年无果,“带了一些礼物送给村干部,今年才第一次领到低保金”;村里“真正的穷人”拿不到低保,村干部自己倒是吃上了低保……少数乡村干部为何胆大妄为?监督缘何失效?如何让真正有需要的人拿到“救命钱”?(人民网 3月21日)
“低保”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自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起,“低保新政”犹如温暖的阳光照耀到贫困农民身上,为广大农村贫困人群拉起最低生活保障的“安全网”,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群众的关心。但在低保金的发放操作中的“最后一公里”出现了问题。明明是真正的穷人,低保申请三年无果,而村干部自己却吃上了。
村干部处在最基层,是国家和基层群众的纽带。国家的政策和惠民措施经过基层干部,传达到群众中去,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在这“一公里”内,每个服务环节,每个服务“路段”,都直观地反映干部作风问题。低保金发放若在送至群众手中的最后一环中,由于村干部的以公徇私,损害了群众利益,实属不该。如何把基层干部当好,确实需要思考。
“最后一公里”直接和群众打交道,直接与群众面对面。作为基层干部,理应大力践行群众路线,端正作风,情系民生,急民之所急,处处为民做实事,这才是为官之道。让低保真正保障到那些困难人群,是实行低保政策的初衷。困难群众领到低保,缓解了生活困难,才是真正的为民做实事。
发放低保金,基层干部在这“最后一公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姓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些变味的执行,必将会冷了群众的心,泄了群众气。低保金发放,村干部为民务实,做好“在最后一公里”。
稿源:荆楚网
作者:雪毓涵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