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校车规范运营,沈阳市于洪区政府去年专门拨出财政资金,对两家校车公司进行运营补贴,每个座位每月补贴额为23元。然而在补贴款下发的时候,却发现补贴款与实际座位数不符。核查发现,16辆校车本应是228个座位,但在申报补贴时座位数却变成了536个,以此多领了近10万元的财政补贴。校车公司解释是在制作申请表时粘贴错了数字。而根据规定,每台校车都要经过教育、公安、学校、交通等6个部门盖章审核。(人民网,3月24日)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能否健康安全的成长不仅仅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心,更关乎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毋庸置疑,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理应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政府专门拨出财政资金,对校车公司进行补贴,这本身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然而,这样一个好的政策却“成就”了某些唯利是图的机构和部门。因此,笔者不禁感叹:6个公章缘何拦不住校车补贴的冒领,扎不紧制度的篱笆?
座位数量虚报一倍多,无论是校车公司的粗心大意,还是主管部门的把关不严,都难以自圆其说。16辆车,228个座位还是536个座儿,一道简单的填空题,在沈阳于洪区却生生变成了深奥的证明题。涉及120万元补贴款发放的时候没有审核,报多少就发多少?究竟是不负责任还是另有隐情?校车司机在申请校车证时会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申请表、车辆类型,牌号,核载、实载人数,行走路线等信息,同时还有一套盖有学校、校车公司、交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以及教育部门等6个相关部门公章的同意书,如果各个部门都能做到扎紧篱笆不开一点口子。那么虚报冒领补贴又如何顺利盖到6个章?如果教育部门说自己管理校车缺少监管权力,那么其他的部门到底有没有认真履职?按照行车证一台车一台车地进行核实其实并非难事,校车办人手不够、经验不足这样的说辞难以服众,都不足以成为开脱责任的理由。
6个公章拦不住校车补贴的冒领,暴露出的是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的漏洞和支配的随意。在利益诱惑面前,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了做事原则,甚至铤而走险将好处使劲敛入个人腰包。政府部门手中掌握着税收的支配权,应加强监管,绝不能让财政资金随意打了水漂,落入私人囊中。“蚁穴虽小,可溃堤千里”,怎么堵漏,考验着地方管理部门的智慧和执政能力。如果不及时反思、调整、改进,那么下一次损失的可就不仅仅是十万元补贴这么简单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静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