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刘运喜:“千米经济”折射大学生劳动观丧失

发布时间: 2014-03-31 10:06:34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刘运喜  进入电子报

  在手机早已普及的今天,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的生活依赖手机多过依靠自己的一双手脚:饿了就拿起手机,通过微信请人到食堂买好送到寝室;要买什么小东西,就打电话请人到校园里的小卖部购买再送到手中;就连到校收发室取快件,也是宁愿花钱请人代劳……他们的存在,导致武汉多所高校兴起“1000米经济”。但过分依赖手机的结果,则让这些学子与现实社会脱节,与同学的关系也渐行渐远。(3月30日中国新闻网)
  手机改变生活,手机在给我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天天弱化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些功能。“千米经济”现象的出现,折射出劳动观念离我们渐行渐远,懒得走路,懒得出门,完全依靠手机生活。一个电话,一个微信,便会有人送饭来,有人帮着取快件。长此以往,我们很可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很可能与世隔绝,出现交往恐惧症,降低社会适应能力,面临生存危机!
  因为有了手机、电脑、网络,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各种交易,于是我们怕走路了,怕见人了,不想出门了,身边的人成为最遥远的人,熟悉的人成为最陌生的人。也许我们能在网络上自由地对话,但却无法顺利地与同处一室的同学交流,与自己最亲的父母沟通。日常生活过分依赖手机,过分依赖网络,假如某一天,突然没了手机,断了网络,我们还会走路吗?还认识身边的人吗?我们还能依靠自己的手脚赚钱吗?还能养活自己吗?我们将如何面对,如何适应,如何从容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和各种人际关系?真令人不敢想象下去。
  “千米经济”的出现,表面看是手机惹的祸,大学生不该拥有手机,手机不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因为,是手机才让我们减少了与身边人的交往,与外界的联系,是手机才让我们找到了偷懒的理由,不愿多走一段路,多说一句话。但实质上,依靠手机来叫外卖、请人送饭、收取快件,这是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丧失,是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滋长的表现。现在的90后大学生,从小在家养尊处优,一日三餐由父母侍候,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生活。从小到大,可能在家里没有洗过衣服,没有进过厨房,甚至连袜子、碗筷都没有洗过,更不用说参加什么体力劳动。现在的大学生,很多从未参加过劳动,他们无从体验劳动的艰辛,无法理解赚钱的不容易,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花钱大手大脚。
  因此,对于“千米经济”的出现,我们在担心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更应强调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因为,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始终离不开劳动。劳动既是谋生的手段,也是生活的需要,我们不但要靠劳动来获得报酬,维持自己的生活,而且要通过劳动来成就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所以,要让大学生走出教室、实验室,走出寝室,走出学校,走到工厂车间,走向田间地头,现场感受工人是怎么工作的,农民是怎么劳动的,亲身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体验劳动的价值,受到劳动的教育。
  “千米经济”的出现也提醒我们,大学教育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同时,也应一并教给他们劳动的观点。不必讳言,现在的大学校园,劳动正在离我们远去,已经很难看到大学生集体参加劳动的感人场面。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价值。作为大学生——国家的栋梁、民族的精英,如果好逸恶劳,害怕劳动,四体不勤,那么学来的知识、技能又有何用,又如何回报社会,报效国家?如果人人都依靠手机来生活,人人都活在虚拟的世界里,我们这个社会还能发展进步吗?大学生还能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任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学校园出现的“千米经济”现象,折射出当代部分大学生劳动观的丧失,艰苦奋斗精神的丧失,这是一个可怕的危险信号,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和重视。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运喜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沈素芬)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