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 美媒称,清明节将至,那些不能回到家乡为已逝亲人扫墓的中国人,现在可以从网上聘用专业人士代为扫墓了。一些公司称,代为扫墓的专业人士将衣着整洁,以对死者表示尊重,甚至可以带上手机去墓地,你可以通过手机对已逝的亲人说话。(4月2日 参考消息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如期而至,不同的是并非杜牧诗中所说的细雨纷飞,而是多了几分暖意。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扫墓,不但是生者对逝者寄托哀思,表达敬重的一种方式,更是中国数千年来将就“死者为大”的观念体现。然而,扫墓是缅怀亲情、寄托哀思,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忙碌、远离故乡,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但是,若以“代理扫墓”的方式来弥补难免有失妥当。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说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当金钱沦为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之时,那些令人匪夷所思,光怪陆离的事情的出现,便习以为常,“代理扫墓”的产生也就见怪不怪了。亲情可以被买断、祭祀可以被代理、人性可以被吞噬。如果真是这样,那清明扫墓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空壳节日矣。
清明扫墓,之所以会成为一种风俗,在于人们本意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寄托哀思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情,应该亲力亲为,怎可假他人之手?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请人扫墓,自己的心却在外面飞,又何来哀思之说?如此寄托哀思,往小处说,毫无实际意义;往大处说,是一种假孝心,也是对逝者的不敬或亵渎。逝者若地下有知,一定会羞愧难当。与其找人代为祭扫,恐怕还不如把这种哀思放在心里更加珍贵、更为妥当。
清明的拜祭,是一种对祖先的怀念和情感的信仰,评判的标准在于信仰是否存在。仪式和方式都可以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但信仰必须保持。离开了信仰,任何的仪式都是虚假的,不管是什么形式。在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能亲自到墓前给逝者献上一束鲜花,燃上一段香烛,培上几捧新土,插上几枝新枝,自然最好不过。如果却因身在异地他乡,或因工作生意忙碌,实在无法拔冗抽身,完全可在异地居所摆上一束鲜花、几盘水果,遥想一下已故亲人,聊表缅怀心意,同样能弥补遗憾。或者另寻时机再行拜祭,又何必急于请人代扫呢?只要心中有对逝者的思念,即使几年才能拜祭一次,又有何妨?
国家将清明节设为法定假期,体现的是对民俗、民风的敬重,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对于“代理扫墓”这种行为,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需树立正确的传统道德理念和伦理观念,要知道不是什么行为都可以被代理。唯有此,九泉之下的逝者才能得意安息。
稿源:荆楚网
作者:袁宝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