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间是死者火化入土前的必经之地,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医院和殡仪馆的太平间却发生异化,从宁静之地变质为“扒活人一层皮,发死人身上财”的圈钱宰人之地。“要看最后一眼,先交2万元押金”、“不买贵的,就是不孝”,种种乱象背后,凸显政府的监管漏洞和基本公共服务缺位。(4月3日《新京报》)
人们用“棺材里伸手”形容“死要钱”,这句歇后语当然不是针对死人的,而是用来讥讽活人贪婪到了极点。而一些医院和殡仪馆的太平间,从宁静之地变质为“扒活人一层皮,发死人身上财”的圈钱宰人之地,简直让“棺材里伸手”这句歇后语徒增新意:“棺材里伸手”发生在太平间,在“死要钱”的比喻中,还多了一种“有鬼”的惊悚。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唯物论和唯心论各有见解。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把那些见不得人的事,用“鬼”来形容,比如“心怀鬼胎”。那么,“棺材里伸手”的太平间一定有“鬼”。
时值清明,“鬼”话少说,言归正传。话说利用垄断资源赚得盆满钵溢,殡仪馆还真算不上“佼佼者”;瞄准消费者别无选择的市场空间,也是基本的营销策略。但是,把这二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即无视相关律法,昧着良心一意孤行,就与绑票没有多大区别了。一些医院和殡仪馆的太平间的圈钱宰人就是如此:“家住天津的一位亡者亲属告诉记者,他的表弟从外地来天津打工时发生意外死亡。死亡第二天表弟的家人从外地赶来想再看一眼亡者,可医院的太平间竟然提出要先交2万元押金,否则不能看。”这和绑匪的行径,就差被绑的是死人了。
而太平间的一项“基本服务”,收费就要9000元,其中一块包骨灰的布,就要价数百元。更别说搭售的死者“行头”,一件寿衣要3000元。是不是因为在太平间,就容易鬼迷心窍?但这种在“黄泉路口”设摊,在“奈何桥边”兜售的买卖,真的让一些医院和殡仪馆的太平间,成了“鬼推磨”的地狱。
移风易俗废除土葬实行火葬,绝大部分地区是作为政策执行的。因此,殡仪馆里的焚尸炉是掌握在有关部门手中的,这就让这个人生的最后“舞台”,也沾染了垄断的霸气;尽管资本逐利已经在当今表现的贪婪和冷血,但是,在一个生离死别的场所,面对悲痛欲绝的人们,总不能像“两桶油”把油枪插入汽车的油箱一样心安理得吧?可见,垄断下的资本逐利是多么的毫无人性。从利用“计生”政策敛财,到借殡葬政策赚钱,都让政府的监管漏洞和基本公共服务缺位昭然若揭。
因为,出现在一些医院和殡仪馆太平间的“鬼”,并非孤魂野鬼。就算殡仪馆是一定区域内的“孤坟”,但在这之上,至少还有民政和工商两座“大庙”。对此,一些专家表示,治理殡葬问题乱象,民政、工商等部门责无旁贷。民政部门应该出台可操作的定价规范,堵住暴利的口子,同时,需要对违规的单位和个人严肃查处,刹住歪风。
那么,面对一些医院和殡仪馆的太平间“闹鬼”,人们供奉的民政和工商两座“大庙”里,到底还有没有“钟馗”?
稿源:荆楚网
作者:知风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