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李似豪:大学生生活费何时变成“人情费”?

发布时间: 2014-04-13 08:16:07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李似豪  进入电子报

  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去哪儿了?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中心就此对武汉部分高校200名95后大学生的生活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5后月均生活费达1500元,其中人情交往花费占大头。(4月12日《长江日报》)
  日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妈妈您看,生活费就这么没了》,引起广泛关注。近日,一份来自武汉的大学生的生活费调查更是直击了“生活费去哪了”的痛处——人情花费占大头。这里的人情费既包括聚餐联谊,也包括请客吃饭,更是有男女恋爱这一“巨大花销”。而笔者以为,如此人情费,真的有点贵!话说回来,到底又是为何让“生活费”变成了“人情费”呢?
  首先,生活费意义不明。
  大学生本身没有生活来源,尽管有部分大学生通过兼职创业等途径可以经济独立,但绝大多数学生仍然依靠着父母生活,这样一来,拿着父母辛辛苦苦赚来,以希望孩子健健康康生活为目地的生活费,就不应偷梁换柱的当做“人情费”来使。非要成了“一年生活费,两月全花光”,最后不仅自己身体受损,还有违父母的初衷,何苦如此?“一饭一粟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衡念物力维艰”,所以不论是否用于“人情”,生活费都理应珍惜。
  其次,人情定位不准。
  何为“人情”,“人者,人人,众人,人与人,情者,人与人之间联系中的本能感觉,人与情的结合…”但从汉语的构词中,笔者难看出“人情”同“钱”有何联系。世俗说“谈钱伤感情”,既然谈钱不利于感情,那在“人情”后面加上一个“费”,岂不是早已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了么?以“钱”为友谊,爱情的粘合剂,恐怕同名著中所谓的“酒肉之交”亦无两样。所以,对“人情”的定位不准,也是导致“生活费”不知不觉的染成了“人情费”的原因之一。
  再次,重点偏向不明。
  常言道“大学是个小社会”,由于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社会的“世俗风气”,加之被日益加重的金钱观念,因此在人际关系中请客吃饭成了家常便饭,在男女关系中大肆挥霍也就理所当然,在竭尽全力维持良好的“人情”时,却忘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大学,从来就是用来学习的地方。当然,不是说杜绝一切社团活动,人情往来无可厚非,俗话说“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适当的花费,可以看做一种投资,不过不能在“人情”上孤注一掷而真正长远“投资”的学业却“颗粒不收”啊!
  “生活费都去哪了?还没好好利用就没了……”不知不觉,可能没等月底,许多大学生的口袋就瘪了下去。“没怎么花就没了?”“又要饿肚子了!”在感叹“生活费都去哪了?”的同时,也应该好好问问自己——“‘人情费’真的非花不可么?”“关系非要拿金钱维系么?”“过分‘人情费’真的值得么?”。笔者以为,“人情费”适当就好,过分不该,花光“生活费”虽易,用对“人情费”却难,还望各位,且用且珍惜!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似豪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费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