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定,5月1日起到北京市大中型医院住院的患者,都要和医生共同签一份“拒绝红包协议”。昨日,北京首家试水签协议拒收红包的医院煤炭总医院,向媒体公布了自己的调查数据。在调查中,对于这种方式,四成医生认为没必要,医生对拒红包协议的认可度低于患者。(4月29日北京晨报)
医患签协议不是北京的发明创造。今年2月,国家卫计委发出通知,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医患双方要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卫计委的出发点显然是好的。然而,社会各方对此评价并不高。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甚至称,让医生签拒收红包协议是对医生的侮辱,“让医生签拒红包协议,犹如买菜刀签不杀人协议一样,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事情”。不少病人也认为,签协议作用不大。一位傅姓女士说:“医院如果要求签,病人肯定都签,但签字是一回事,实际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可见,弄不好医患协议就会演变为皇帝的新衣。
医患之间签协议书的做法并不新鲜,在不少医院早已实施,至于效果大家心知肚明。医患签协议,对医生来说是一种警示,对患者而言是一种提示。但医患关系紧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望医患之间一纸协议根治医患关系顽症显然不现实。
要改善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医患关系紧张,个中原因很复杂。既不能简单地将少数患者定性为“医闹”,也不能粗暴地指责医生护士没医德。医患关系紧张,有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但根本原因还是医疗资源匮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使然。
因此,解开医患关系死结,重建医患信任,遏制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关键是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加大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入手,消除医患关系对立的根源,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成果。
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医疗是国民的一项基本保障。不用为看病犯愁是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国务院医改办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尚未开展试点的省份,今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工作。这对于还没有享受医保的群体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利好。可以预期的是,那些因无法承受巨额的医疗费用而“锯腿自救”、“刻章救妻”的悲剧,将在城乡居民大病医保的保护伞下,不再重演。
另一方面,政府不仅要考虑病人病有所医,也要考虑医生护士的实际困难。医生护士也是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也需要承受不断上涨的物价,也要为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犯愁,甚至还要随时遇到各种不测。如何才能让医生安心为病人看病,也是有关方面需要认真正视的问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卫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