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富二代”,却生活朴实待人谦和,直到去世后同事才知道他的家世;他虽然只有25岁,可是看到和自己相处还不到一个月的同事落水后,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救出了自己的同事,自己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邓州市,来自福建南安市的小伙子陈福泉的事迹,让认识他的人感叹。(《东方今报》4月30日)
只听说“富二代” 狂拽骄毛叼炸天,飙车泡妹无厘头,却很少听说还有见义勇为抛头颅、英勇正气敢牺牲,这反差之大,让人真的难以接受,因此笔者也不禁感叹,太阳是要从西边出来了吗?
事实上,究竟是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土豪”“公务员”们都是“清一色”的一抹黑,还是我们整个社会在不断收集和垒叠出一个个特殊的指代符号?当这样一个个符号、标签式的名称上升为一种坚固的社会群体认知,那么谁被贴上这种标签,就意味着“简单、快速、高效率”的单向信息嵌套就会被认定为客观存在的事实,标签所承载的丰富信息也会瞬间被“调阅”并“就位”,正常的认知交流由双方互动转变为单方固化,这种既定的标签性思维让“戴有色眼镜看人”,“有罪推定”得以肆意运行,认知也就沦为了与认知本体毫无关系的武断。因此当出现“富二代”救人、“官二代”坚守、“土豪”献爱心、“公务员”清苦时,那也只能被认为是“破天荒”“不按套路出牌”的“作秀新闻”了。
“标签”的极端化造成了曾经中国历史上的“十年文革”,经历过这一时期的人们没有一个不闻听“地、富、反、坏、右”这些帽子标签而感到毛骨悚然的,远离这些定了性的标签甚至成为了当时保全性命的抗争,当贴上这些“极具内涵”的标签时,也就意味着罪恶甚至祸殃的到来。今天的“标签”虽然没有当年那么的犀利和凛冽,但是我们蛊惑于世俗化的“标签”而做出不理性的行为却时有发生,虽说时过境迁,然而相同的历史行为却似乎仍然在不同程度的重演。
佛家有句名言:佛说有为法,既非有为法,是名有为法;意思就是佛祖所说的佛法,其实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起了个名字叫“有为法”而已,目的就是要求信徒们不要盲目的迷信一些世俗的名称、法号。套用今天的“标签”名词,也可以这样说:人说“富二代”,既非“富二代”,是名“富二代”;其实“富二代”等词语也只是一个名称和指代而已,它绝不可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出某个群体中每一个人的真实情况。
因此,福建“富二代”小伙落水救人的善行义举正是一种对“标签”的颠覆,因为这种行为本身的正义性是任何丑化的“标签式”的符号都掩盖不住的事实本质。在一个文明理性的社会,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当更多地撕下这些世俗化的标签符号,让每一个本真的个体都能还原到它真实的位置。
稿源:荆楚网
作者:善呈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