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1994年一曲《同桌的你》红遍了大江南北。最近推出了电影版的《同桌的你》,进入电影院发现,看这部影片的大多都是“80后”的年轻人。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样,影片的卖点集中于消费怀旧的场景,贩卖的是懵懂的爱情。
穿着海魂衫,用的搪瓷杯,喝北冰洋汽水,嚼大白兔奶糖……每一个物件,都是“80后”满满的回忆。当他们看到物品时,就如打开了情感的阀门,忍不住一阵的惊叹与回忆那些小时候的景象,感觉那么美好,那么曼妙。在淘宝上,凡是和“80后”怀旧沾边的物品种都不少。
可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下年轻人年纪轻轻,却整天怀旧,简直就是无病呻吟。“80后”正在集体上演着“怀旧病”:动辄就在更年轻的“90后”人们面前“倚老卖老”,在追忆往昔中,显得过于矫情。甚至,有的年轻人将“我看透了”这类的话整天挂在嘴边。虽然,行怀旧之名,行的是颓废之实。
梁启超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青年人的“怀旧病”真的这么严重吗,他们果真面临早衰的现象吗?答案并不这么简单。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霍布瓦赫最早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当下“80后”的怀旧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记忆。在他看来,集体记忆并不是人们天生的,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80后”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从出生到成长,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他们身处的环境就在大变革的时代洪流中。就如在火车上看窗外的风景一般:新的风景不断地映入眼帘,旧的风景不断逝去。从小霸王游戏机到Windows95,从《黑猫警》长到《七龙珠》,看似时间不长,但都是“80后”们亲身经历,承载着不少的记忆。可以断定,当他们回忆起这些时,除了激动之外,萦绕在心头的还有感动。
长大了、工作了、结婚了……与其说是,“80后”与记忆渐行渐远,不如说是他们又处在新的环境之中。就在前段时间,WindowsXP操作系统推出市场时,不少年轻人也要为之怀念惋惜。
究其原因,并不在于简单的怀旧,此时“80后”们已经告别了学校,告别了天真,告别了无忧无虑。进入了职场、面临着竞争、面对的是现实却不易的生活,其中好多人已经成为了“北漂”、“蚁族”、“月光族”。对于他们而言,只有在回忆过去时,才能获得一点安慰与温暖。只有在回忆过去时,才能暂时摆脱烦恼。
但是,如果仅以此就推断年轻人早衰,那就太武断了。“80后”的年轻人,已经进入了社会,在年龄上成为了社会的主力。他们还年轻,他们还拥有青春。偶尔的怀念,并不等于“80后”逃避现实,更与其是否拥有“怀旧病”无关。或许,怀旧可以让“80后”在现实中缓一缓,喘一口气,至少在心理上休息一下。
客观看来,对于“80后”热衷于怀旧,也是一件好事:从童年的无羁中找到勇气,从童年的天真中找到单纯,从童年的无忧中找到淡定。不过,“80后”的怀旧还是适可而止,回头看一看过去,最终还要面对现实,毕竟,路还在远方。
稿源:荆楚网
作者:章正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