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10点半,一辆满载成袋玉米粒的大货车,途经福州三环辅道鼓山镇樟林村路段时,近2吨玉米粒撒落路面,遭不少路人哄抢。海都记者赶到现场采访时,帮助车主劝阻这些哄抢玉米粒的人,有人竟扛起一大袋玉米粒,并嘲笑记者“捡不是偷,警察来了我也不怕”。(5月22日《海峡都市报》)
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做了亏心事,拿了不该拿的东西,通常认为,心理一定会起波澜,挣扎一下吧,但从“捡不是偷”的嘲笑声中,我们明白,道德自觉或者正义人士的眼光审判、道德谴责是那样的无力与脆弱。说这般说辞是“盗亦有道”的强盗逻辑也好,是哄抢者掩耳盗铃、以此为心理慰藉,逃避内心谴责也罢,都不容回避一个尖锐事实,无论哄抢者多么猖狂,多么无法无天,他们可能也很难受到相应处罚。
有法不责众的执法困境,也有难以取证的现实原因,除此之外,法律也该细化和完善。比如根据刑法规定,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问题是该如何衡量“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这一较为模糊的法条表述呢?再有,比如这次哄抢玉米粒,一群人参与,可能每个人抢到的玉米粒价值都不高,道德节操已然掉落一地,又处于法律处罚不到的监管空白区,没法追责就只能让“除了脸什么都能要”之徒感觉便宜是不占白不占。有了带头的,眼馋的从众者蜂拥而至,这在以往的案例中常常可见。
当务之急,就是要填补法律与道德能量释放的空档区间,让这个“两不管”的道德法律结合部处于阳光底下,不让恶行滋长蔓延。这或需要完善法律,织密惩处高压线;或需要诉诸于道德宣教与宣传,用潜移默化的道德力量感染人、塑造人,耐心滋养着社会公民的道德生长。无论如何,都必须行动起来。很多“中国式”社会问题虽然纷繁复杂,但并非只能任其发展,甚至有意无意地把它们推向无解的极端。
稿源:荆楚网
作者:林旻煜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