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广州市工商局公布了广州流通领域童装的抽检结果,138款样品中共42款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三成。此次抽检中,有两款商品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含量超标,多达10款商品pH值超出标准允许范围。这些不合格商品多数在童装专卖店销售,一些知名百货超市也同样有售。(5月28日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除了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外,儿童服装质量安全问题也逐渐被人们熟知。我国的童装市场相当庞大,年产童装约50亿件,童装产量占我国服装总产量的10%左右;预计到2015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400亿元。然而在庞大的童装市场里,仅有30%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余下的企业则以代加工为主。不同的业务、不同的销售市场使得童装行业内的分化十分显著。
尚不规范的童装市场正是导致“致癌童装”出现的根本原因。代加工厂商与自主品牌企业数量上极不平衡,使得童装的生产与销售出现了分离,销售单位注重营销,为了追求利益降低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而监管部门对生产单位的质量把关又不严格,从而使不合格的童装流入了市场。再者,行业内竞争的激烈使得各种“山寨”品牌层出不穷,这些“草头班子”企业由于资金的缺乏和设备的落后,将质量安全问题抛之脑后,只片面追求数量。最重要的是,童装质量安全问题的违法成本较低,违法者要么交一笔罚款了事,要么索性关闭企业;不少“山寨”企业换个地点换个名称又可以故伎重演。
在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致癌童装”的查出不仅再一次挑战了民众对质量安全的承受底线,更为童装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服装作为与儿童息息相关的商品之一,相关部门到底何时才能保障家长和孩子的安全感?
在笔者看来,质检、卫生等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急需加强,执法频率也要不断提高。一旦发现违规的童装产品,必须立即勒令销售方下架,并用法律手段追责相关企业,作出严厉的处罚。针对某些企业屡教不改的情况,应该毫不手软地作出吊销生产许可证、追究相关负责人法律责任的惩罚。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该尽快着手给童装的原料收集、生产加工、出厂销售等一系列过程制定标准,将企业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都纳入到这套标准体系中,使得企业不再是缺乏管制的“脱缰的野马”,同时也让不正规的“山寨”企业无处遁逃。
不过,监管部门的防范措施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消费者协会、关注儿童利益的社会组织也应该投入不懈的努力。长久以来,人们更多的关注儿童的贫困、上学、就医、食品安全等生活基本问题,而忽略了童装这一隐患。质量安全不过关的童装给孩子造成的身体伤害,并不比其他因素少。所以,消费者协会应该鼓励家长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投诉,并联合执法监管部门妥善处理投诉;社会帮扶组织在关心儿童成长的同时,应该坚持宣传企业的社会道德,呼吁企业将儿童用品的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凝宁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