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2400多所高校,为何难有世界名校,为何难培养出杰出人才?昨天,南京师大教育学院院长胡建华在文华学院的揭牌仪式上称,我国高校办学过于千篇一律,特色办学和个性化育人是高校改革的根本出路。(5月29日 《武汉晚报》)
其实中国不乏世界“名校”。中国学生特色的“学霸”精神早就闻名于世界。在中国,随便走进一所大学,除了满目的情侣之外,埋首苦读的学生也很是吸引人眼球,他们往往带着厚厚的的眼镜,不拘于穿着打扮,行走间步履匆匆,往来于图书馆、宿舍和教学楼,三点一线,似乎永不知疲倦。他们有着丰富的书本理论知识,这要归功于平时的牛角挂书,学海行舟。
这类的学生从小到大都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是家长的希望,其他孩子的榜样。在外国人眼中这种近乎“变态”的学习方式在国内却总是伴着掌声和鲜花。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有的学生都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学霸”级的人物,所以中国的学校如同机器一般大量的“复制”着一批又一批这样的学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先生曾经在台湾路边发现这样一则意味深长的广告: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然后旁边是一堆一模一样的年糕,以及压制年糕的模具。
真的很形象很贴切。中国的教育就正处于这样一个非良性的循环中,办学毫无特色,过于千篇一律,因材施教仿佛只是个“笑话”。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只限于“作业完成了吗”、“看书了吗”,而并非“你喜欢看什么书”、“你对什么知识感兴趣”。
分析国内目前的教育形势,我们急需有一批“探路者”。模仿部分西方院校,实行学院制和导师制,让导师与自己手下的学生面对面交流,去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然后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培养。
要想摆脱教育困境,只有实行改革。因材施教,才是教育出具有“灵性”学生的根本手段。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谢砚秋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