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高闰苠:“地铁禁食”,“硬”规定还需“软”推行

发布时间: 2014-07-11 15:10:28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高闰苠  进入电子报

  一边是车厢内喝水被教育,一边是坐在车厢里啃包子没人管……7月1日起,南京地铁车厢内开始严禁饮食后,有市民吐槽“不公平”,形同虚设,干脆取消算了。对此,地铁方面回应,立法的本意不是罚款,而是不影响运营秩序,最重要的是乘客要自觉。而专家们也提出,对待车厢内饮食,一定要人性化执行,不能“一刀切”。(7月11日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地铁在各大城市的普及,有关“地铁禁食”话题的讨论呈愈演愈烈趋势。南京地铁实施“禁食令”后,再次引发争议。从影响上看,地铁进食有可能污染环境、引发乘客冲突、造成安全隐患等,但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讲,吃东西也是一种人权,并没有违反法律,因此,地铁进食究竟对错与否很难绝对性的判定。
  在较多国家的文化中,认为在公共场所进食是不文明的行为,因此,地铁进食在许多国家都是被禁止的,但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大城市生活节奏过快等原因,“禁食令”的推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以“漂泊一族”为例,在大城市爬模滚打不容易,经常拎一块煎饼果子就在公交车或地铁上甚至走路中就把早餐问题“解决”了,对他们来讲,“地铁禁食”仿佛有些“不近人情”。而对于老弱病孕幼等有特殊“进食”需要的人来讲,“地铁禁食”就更加说不过去了。
  但是,社会要发展,文明要进步,“禁食令”的推行不能因为要照顾到特殊群体就半途而废,也不能仅考虑到社会文明就“一刀切”。地铁禁食的背后,是公民权益之间的一种博弈,即你有吃的权利,但没有“骚扰”到他人的权利,如何寻找到这其中的平衡,才是问题的关键。
  因此,“禁食令”若要有效推行,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倡导乘客乘车时自觉“禁食”,不影响他人。另一方面,要在“禁令”细节上多下功夫,“禁”“吃”兼顾。在食品“黑名单”的设置和在“禁食”人群的归类上,要细化规定,彰显人性化。比如,允许进食无味饮品、禁食有味食品,允许婴幼、病人等有特殊需要的群体进食等等。相信在科学人性、面面俱到的法规面前,群众一定会心“服”口“缚”,自觉遵守。
  稿源:荆楚网
  作者:高闰苠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地铁禁食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