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季,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如果不是到机关当公务员或者在国企就职,找到工作后还需要操心一件事——给自己薄薄几页纸的档案安个“家”。安“家”需要花钱,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面向庞大群体收取的这笔档案费,着实是个“天文”数字:北京每年收取的档案费超1亿元,广州华南人才市场每年收费也有数亿元。据专家估算,全国每年人事档案收费至少达数十亿元。(8月12日《京华时报》)
众所周知,在管理学上有一个说法,管理就是服务。不少官员在台上作报告时也是这么说的。不过,坊间似乎并不认可“管理就是服务”的说法。谓予不信,坊间有段子为证:“工作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检查就是喝醉,验收就是受贿。”档案托管收费,正好验证了上述说法。
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底,北京市、区县存档机构共管理档案170万份,存档费于2013年1月起由240元下调至120元。不过,即便收费下降,每年产生的存档费仍超过1亿元。
档案托管该不该收费?专家的说法也没一个准信。有的专家指出,档案保管应该是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保经办机构在国家规定中也属于公益服务性质。而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王晶教授认为,存档部门并非公益机构,他们提供了存档、调档等服务,收取管理费用是合理的。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肖俊则认为,档案托管费像一个“怪胎”:是服务,但做起来不像服务;像买卖,但又不是买卖,还具有垄断性。
既然专家们没有统一的观点,甚至有专家认为档案托管是“怪胎”,政府就有必要对档案托管收费进行整顿和进一步的规范。
其一,档案局肯定是属于行政机构,档案局的工作人员一定是由国家养着的,档案局的运行费用肯定也是国家拨款。以何种理由收取档案管理费,都不那么光明正大。
其二,各种档案托管群体中,公务员享受免费,国企职工由单位付费,只有流动人员需要为自己的档案托管买单,显然有失公平。
第三,由于档案管理费备受诟病,江苏省已经明确取消了档案托管收费,山东青岛开发区也已停止了该项收费。当然,笔者并未闻听江苏省和青岛开发区档案局关门的消息。既然江苏省和山东青岛可以取消或停止档案托管收费,说明收取档案托管费用于“保安费”、“人工费”都是在扯淡。
档案托管费每年收了几十个亿,要命的是,没有一家单位向社会公开档案管理费的去向,可能成为继社会抚养费之后的又一笔糊涂账。这里面有没有违规甚至违法行为?真需要收费部门出面说说清楚。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卫斌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