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一:有多少工程可以推倒重来?
发布时间:
2014-09-12 10:43:49 来源:
荆楚网 作者:
伊一 进入电子报
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沿长城大街向西,是规划中的隩滨多功能广场,目前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但在几个月前,这里被称作“滨河公园长城广场”,从2012年就已开工建设。2013年6月,现任县委书记上任,建设就逐渐停了下来。据了解,今年春天,原来建成的设施大多被拆除,开始了新的建设。(9月12日 中国青年报)
长期以来,部分城市建筑寿命短、资源浪费的现象饱受群众诟病,有的因“拍脑袋”规划不合理而至烂尾,有的由于“预算缩水”还未竣工就夭折,有的因为领导“树碑立传”新建不久即拆除重建。这次因为更换领导就让工程“推到重建”不过是为中国“短命建筑死亡名单”继续添砖加瓦,让人唏嘘不已。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早在2012年就已开工建设的“滨河公园长城广场”推到重建?是因为规划不合理或是预算缩水吗吗?显然都不是,据记者报道,当初广场的设计是县委领导班子到北京取经,专家到实地考察的结果,工程的进展也未见有何问题。所有的改变开始于领导班子的“改弦易张”,领导换了,项目就全部推翻重建,这其中有什么逻辑?
笔者认为,这其中是“利”字在作祟。一方面,是“政利”的驱使,由于当前关于规划的法律法规规范性不强,部分官员为了交上优异的“政绩成绩单”,热衷于大拆大建、“树碑立传”。另一方面,是“钱利”的诱惑。除了“跑偏”的政绩观,利益驱动也是短命建筑的直接推手。毋庸置疑,大拆大建会带来无数的资金运作,会给垄断着资源分配掌权人带来巨大的寻租机会,这一拆一建中,官员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令人痛心的是,从滨河公园到隩滨公园,从设计到建设再到推倒重来,有多少已建成的建筑被损毁,浪费多少国家资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很显然,如果对每个大型建筑来龙去脉都搞清楚,建设和拆除都有透明程序,明确责任人,就不会产生这么多的浪费。所以,要让“推倒重来”的悲剧不再上演,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管,增强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延续性和执行力,对于重大工程随意拆建造成严重浪费,应严肃问责。只有这样官员才不敢恣意妄为,在追逐私利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稿源:荆楚网
作者:伊一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刘文颖)
关键词:烂尾工程;政利;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