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李珊珊:“塌”了的人心该如何“救”?

发布时间: 2014-09-18 17:35:02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李珊珊  进入电子报

  近日,由于连续降雨,经受不住雨水浸泡,郑州市西三环段庄村口的公路路面,出现一处约10平方米塌坑,坑深达2米,造成一辆越野车和两名骑电动车的行人行经此处坠入坑中,车体损坏严重。(9月18日中新网)
  近半年以来,郑州市西三环的路面先后至少发生13起塌陷事故。事故发生之后,郑州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做出了承诺,也付诸了行动。众多网友对政府迅速反应表示认可,同时也相信政府一定能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可是,郑州西三环的塌陷事故并未就此“罢演”,并且一再出现,甚至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公众不禁要问:政府牵头的民生工程竟如此“不堪”?如此的“豆腐渣工程”置百姓的安危和生命于何处?政府的公信力何在?
  郑州西三环连续塌陷事件,绝不仅仅是偶然,基础设施关系民生,关系百姓,关系子孙后代,只有彻底的解决才能安民心,顺民意。经常“开肠破肚”的城市地下经过各种改造之后出现了种种隐患,就此埋下了对城市安全构成威胁的隐性危机。在路面坍塌事故频现的背后,各级政府及相关施工部门难辞其咎。
  笔者认为:造成郑州西三环路面坍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地方政府责任缺失,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其次,一些施工部门责任意识淡薄,投机取巧,不顾老百姓的安危,在施工过程中有章不循,冒险蛮干,安全技术规范在施工中得不到落实,为事故的发生买下来隐患;再次,当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互相推诿扯皮,推卸责任,不能在第一时间处理事故,解决问题。诸多原因造成了类似三环路事件的频发,试问:你们真能置百姓的安危于不顾吗?你们真能做这样违背良心和不负责任的决定吗?
  在笔者看来,不管是管道施工还是道路改造,城市建设长期存在着“重地上”“轻地下”的格局。但就长远来看,城市建设不能光顾“面子”,更要注重“里子”。政府部门首先要进一步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各级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尽职履责。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完善问责机制,有针对性的建立长效机制。更为重要的是施工部门应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把老百姓的安危真真正正的放在心上,避免此类悲剧事件的再次发生。的确,桥塌了可以修,可是人心“塌”了该怎么“救”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珊珊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何青)
关键词:郑州;越野车;坍塌;坠落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