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曝“陕西榆林靖边县一教师实名举报部分单位受贿”。举报材料称,当地一家KTV股东向职能部门送礼行贿10余万元。材料中附有详细受贿人名单,涉及该县西郊派出所、公安治安大队等7个部门中的40余名公务人员。(10月7日《新京报》)
靖边县一家KTV股东向职能部门送礼行贿10余万元一事,被该县一教师实名举报了。被举报人否认行贿,有受贿者也极力否认受贿,特别是接受举报材料的当地公安局和纪检委事过两月“到现在都没有确切回复”,记者近日“多次致电”该县公安局、纪委,“均无人接听”。
“没有确切回复”,致电也“无人接听”,这就奇了怪了。莫非举报者是诬陷他人?但从“实名举报”看,敢于“实名”的,定然不敢造谣生事,否则既逃脱不了又吃罪不起。莫非是举报者无事生非?但举报者的“材料中附有详细受贿人名单”,而且还有“视频和账目明细等证据”,用“无事生非”来定性显然说不过。莫非是相关部门事务繁忙、无暇顾及?事务再繁忙,面对群众的举报也不至于不理不问吧?事情再多,也不至于没有时间接听电话吧?况且,群众举报不可小觑,澄清事实乃所涉部门的职责啊。
如果这些职能部门不回复、不接听电话,确实是因为“正在调查此事”,那事过两月还没调查清楚,这是否工作效率太低了?假如这些职能部门是想用“沉默”来捂住这7个部门的40余名公务人员的行为,那么沉默以对这种方式是否显得太幼稚了?
至于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猫腻”,笔者不敢妄自猜测,但想要表达的是,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群众的举报,澄清事实,还民众一个真相;要及时主动处理事务,不能因“无人接听”电话使人产生误解。
稿源:荆楚网
作者:蒋延彬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