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共有61所高校在一年内申报设立7个以上新专业,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黑龙江科技大学竟然一下子申报在2015年新设立56个本科专业,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等7所高校,也都申请在2015年新设立10个以上的新本科专业。(10月15日 《人民日报》)
高校申报新专业,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如今一些高校盲目地扩大专业其实是罔顾了市场与需求的关系、割裂了供与求的关系。这种高校专业“大跃进”的背后,其实是为了追求身后庞大的利益链条。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依据的是1998年修订的专业目录,除目录外的专业和目录内控制布点的12个专业外,只要具备办学条件,高校就可以自主开设目录内其他专业,教育部只是备案,行使“宏观调控”的职能。设立新专业,对于学校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多招收学生,这样无形的“母鸡”多了,则下的蛋也就多了,学校便可以从中牟取的利益便更多了。同时一些高校为了追求片面的专业“高大全”,以营造学校学科齐全、学术氛围浓厚的局面,不惜一切代价,以有困难迎头上、没有困难更要上的决心来扩大新专业。而读这些新设立专业的还是普通的学生们,所以说,最后受苦受害的也是这些无辜的学生。
专业学科设置跟不上社会变化,大学生质量下降,毕业人数连年攀升……愈演愈烈的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心病“,也给了“读书无用论”再次登场的机会,有的网友甚至建议“不要读大学,去念蓝翔技工”。而最后在各大网站风行一时的“千万别报体”更是此种现象多年沉淀而爆发的例子:“千万别报地质,几个班200多个大老爷们儿,一起去北京周口店的荒山野岭挖石头,你自己看着办”;“千万别报计算机,因为都是宅男,无从下手”;“千万别报English,因为汉字(子)难找”……微博上,前辈们“有图有真相”地在不同办公室背景下,手举大白纸,用彩色记号笔手写“血泪史”,让“千万别报体”迅速蹿红。
而前不久,教育部公布15个难就业专业也是对高校设立新专业“大跃进”运动的一次警告,教育部高教司称,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要求,高校设置专业,须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为此提醒各高校在申报专业时,要参考全国、分省(市、自治区)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充分考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避免盲目布点、重复设置。
所以说,高校设立新专业“大跃进”运动,其实是为了谋取招生后面的巨大经济利益,这种作法完全违背了教育的科学发展规律。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别亚飞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