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蒋小舟:“调研”缘何屡成公款旅游“替罪羊”?

发布时间: 2015-01-03 15:23:16  来源: 荆楚网  作者:蒋小舟  进入电子报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处长李行等人以调研名义分两次赴甘肃、陕西、安徽、湖北四省,共14天,其间调研时间仅为2天,其余时间均被安排赴麦积山、兵马俑、天柱山等景点公款旅游,还接受了超标准住宿接待。(12月28日人民网)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不仅留下如此至理名言,而且带头深入一线搞调查研究。可以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可如今,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处长李行等人却公然以调研名义,两次赴四省景点公款旅游,甚至还“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了。明眼人一看,到底是调研还是旅游?这层窗户纸不捅自破。笔者不禁试问,“调研”缘何屡成公款旅游的“替罪羊”?的确值得反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活动的大力开展下,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各种不正之风已经得到有效的遏制,尤其是一大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被点名通报和严肃处理,更是为作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其实,公款旅游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不仅各地的部门和官员主动避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也在积极参与监督,让公款旅游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公款旅游却只是有所减少,并未完全消灭,甚至出现了“变相公款旅游”。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毋庸置疑,公款旅游之所以如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长一茬,根子还在制度和观念,制度上没有建立一个预防公款旅游的体系,或者说是有明显的漏洞可以钻,不管是公然公款旅游,还是变相公款旅游,都说明了制度还没有完善,或者说是还没有真正执行到位。而在观念上,属于“一个巴掌拍不响”,从领导的层面上看,还没有改变“官念”,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还没有得到彻底遏制,所以才会滋生公款旅游的想法,同时,也正是因为“官念”未变,才会出现公款旅游“惯性”;而从其他干部的层面上看,又何尝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为这些领导干部大开绿灯?
  “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顶风犯事儿的“官爷们”此时应该早就“哆嗦”了。变相公款旅游的领导干部们将得到严肃的惩治,但是,不管是从之前中央纪委通报的如“甘肃省张掖市教育局以参观学习为名组织赴香港、澳门旅游,花费公款9.8万元”、“浙江省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处副处长钱荣田、嘉兴市检验检疫局副局长王汉方在辽宁丹东口岸考察时,擅自在当地办理出国手续,赴朝鲜旅游,花费公款7500元”等数次公款旅游来看,还是从公款旅游的不良影响来看,光是发现一起严肃惩治一起式的“秋后算账”远远达不到效果。
  笔者提醒,莫让公款旅游成为反“四风”下刹不住的车,更不能让“调研”屡屡成为公款旅游的“替罪羊”。为此,必须要将监督关口前移,从根源上铲除公款旅游滋生的土壤,不仅要加大对干部的教育引导,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到公款旅游等不正之风的危害性,更要加大对权力的监管,尤其是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审核清楚每一次学习、考察,审核清楚每一个环节,真正建立一个公开、透明、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制度,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稿源:荆楚网
  作者:蒋小舟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公款旅游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