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上海一家民办学校举办的“孝敬文化节”上,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场面感人。
不管是远古帝王的“孝感动天”,还是春秋时期的“啮指痛心”、“百里负米”,亦或是汉代的“拾葚异器 ”、“扇枕温衾”,无不彰显出“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美德。然而,伴随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虽然带来了生活的富足,但也使我国面临着大河奔腾而泥沙俱下的发展现状——竞争白热化而导致的孝道缺失化。年轻人整天为生活忙碌奔波,被“票子、车子、房子”三座大山压着无法喘息,因此无暇顾及年迈的父母,于是社会上出现了“空巢老人”这一时代“流行词”。
从公益广告“妈妈请洗脚”到上海民办学校校长当着全校学生的面给母亲洗脚传递孝文化,再到这家中学的学生集体感恩父母,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孝文化缺失的现实,也认识到这种缺失所带来情商低下、人情冷漠的可怕现象。因此,国人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对“孝文化”进行挽救。
理解“孝内涵”是传递“孝文化”的前提。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一种责任,感恩更是一种义务!《诗经.尔雅中》说:“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意思就是说,要尽心赡养侍奉父母,尊敬爱护老人。“顺”,就是要顺从,依老人的意愿行事,主要指在养老方式、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方面,也可以说,“顺”是“孝”的具体体现。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父母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因此,孝敬年迈的父母,让其享受天伦之乐是子女不能推卸的责任。
树立“孝榜样”是延续“孝文化”的基础。“孟母三迁”足以说明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一个将自己父母扔进猪圈不去赡养的“不孝子”,又怎能期待孩子会对“花甲之年”的你尽孝呢?因此,要想把孩子培养成“卧冰求鲤”的孝子,各位家长务必要以身作则,切实孝敬自己的父母为孩子树立鲜活的“孝榜样”,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懂孝道、会孝道、真孝道”的良好环境中。孝敬父母并不是要给多少钱、买多少大鱼大肉,其实他们要求并不高,常回家看看便好,陪父母吃顿家常饭、刷锅洗碗就行,同父母唠唠家长里短便可.....这样我们的父母就会感受到来自于子女的孝心。
孝文化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镌刻着我们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长久信念,只有常抓不懈,细微入手,渗透生活才不会使孝文化沦落为简陋的一次跪拜、简单的一次拔白发、当众洗次脚的“笑话”。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杨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