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上海女青年举牌抗拒父母春节逼婚”的图片引发舆论关注。图片中,五名女青年高举“妈,过年别逼婚”的标语现身闹市区,以无声的方式抗议家人和亲友的逼婚行为。(2月21日人民网)
以这种方式,在国际大都市的闹市区博取眼球吸引注意,除了感觉她们有着不羁的“个性”,更多是“任性”的感觉。因此,我对这种行为非但不会点赞,还产生了抵触心理。尽管这种事情,跟我确实“屁不相关”。当然,如果它能歪打正着,因为暴露了举牌女生的未婚身份而引来几位白马王子,那还算是一个成功的策划。
按说,在有人喊出“我有一千个剩下的理由”的时代,在“剩男”“剩女”“必剩客”“剩斗士”越来越多的时候,出现举牌抗议逼婚,没有什么可惊讶的。但这些人抗议父母,乃至有人对亲戚朋友劝婚反诘“关你屁事”,就有点不近人情、不识好歹,分不清饭香屁臭了。
这里,我想让自认被“逼婚”(其实大多是“劝婚”,现今早已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谁听父母的呀)的年轻人不妨想想,在这个拥有70亿人口的蓝色星球上,或者在这片栖居着13亿人口的中国大地上,真正关心你的婚事的能有几人?恐怕除了你的父母和至亲,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不妨再想,在你工作的城市里,每天与你擦肩而过人不说恒河沙数也是过江之鲫,有几个人对你说过“你该结婚了”呀?这说明,那些关心你个人婚事的人,要么和你有着血脉的联系,要么和你至为亲近,欢乐着你的欢乐,痛苦着你的痛苦。为什么对来自他们的好意,冷漠似霜无情如斯呢?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百年来的价值认同。尽管结婚是个人的事情,但那主要体现在选婿选妻上,不是说结婚本身。人是社会的人,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没有见一个人脱离社会就能生存下来的先例。为什么子女在个体发展上严重依赖父母的投资,受教育要父母出学费,就业要父母找关系,买房要父母出首付,工资菲薄或失业时理所当然要“啃老”,却偏偏在父母最为纠结的个人婚事上崇尚“独立”呢?其实说穿了,这是对父母亲情的无视,是对长辈爱心的怠慢。他们忘了,父母子女之间,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能超脱到了无牵挂的地步。他们之间的情感牵连,到死都止息不了。
习近平在今年春节团拜会上强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一家国伦理观,得到了各国人民的赞誉。试想,连建立家庭都那么反感,连父母亲朋都要抗议,何谈家教,何谈家风,哪里又有家庭和睦、相亲相爱的影子?
话说回来,父母的爱心也要有一个适度的表达,尽量不要引起子女的反感,尤其在春节假期期间,不要给孩子添堵。爱情往往是一个瞬间的爆发,它来的时候,似乎不需要任何理由。所以,家长不要为孩子设置过多的框框,所谓“有颜有钱有学历”,只不过是待价而沽的交换,和一场轰轰烈烈地恋爱相比,刻骨铭心无从谈起。
稿源:荆楚网
作者:雷钟哲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