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一些拥有“雅好”,以文艺之名行利益输送之实的官员频频落马,文艺腐败随之浮出水面。官员“雅好”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将爱好与工作不分,公权与私利不分,除了产生腐败外,还会滋生各种不正之风。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官雅圈”的不良风气,不仅给党风政风带来负面影响,更损害了文艺本身的品格和风骨,放纵过度更成为“雅腐”隐患,亟需狠刹、及时叫停。(3月4日新华网)
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爱玉成痴,其藏品可开办玉石展;河南省原公安厅厅长秦玉海沉迷摄影,其摄影作品是北京地铁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原副秘书长武志忠贪恋字画,藏品数量高达2000多件。一批雅腐官员的纷纷落马,暴露了“雅贿”这条被包装成“文艺范”的贪腐之渠。
今年春晚,小品《投其所好》更是把上有“雅好”下会“雅拍”的官场丑态刻画的淋漓尽致,引发了大家对溜须拍马之风的唾弃和思考。官员涉足文艺,崇尚儒雅之风培养相关兴趣爱好有益于加深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修养,本应提倡。然而,有人却打着“雅好”的幌子,为自己的私欲蒙上一层“遮羞布”,名为“雅好”,实为“俗嗜“。不少官员深陷”雅好“泥潭难以自拔,最终被”雅好“套牢,锒铛入狱。
爱好与权利交织在一起,“雅好”难免落俗,沾了俗欲的“雅好”不仅助涨溜须拍马之风,为官员的贪腐行为提供保护渠道,还会导致领导干部沉迷爱好不务正业,甚至滥用职权、相互攀比、玩物丧志。“雅好”多了,牵线搭桥的人就多了,权钱交易也就粉墨登场了,如此一来“雅好”就成了“雅贿”。
“雅好”背后大多是见不得人的私欲横流,如果不加以监督控制就会成为贪污腐败的敲门砖。因此,官员一方面要把握好自己的爱好,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洁身自好,认清“雅贿”;另一方面要分清主次,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放在首位,不能把“副业”当“主业”本末倒置,带坏整个单位的风气。叫停“官雅圈”的不正之风,厘清“雅好”和“雅腐”的边界,官场才能真正的“脱俗”。
稿源:荆楚网
作者:于晓航
(作者:沈素芬)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