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胡文江:关注“调水”个体命运体现媒体的温度
发布时间:2015-04-09 10:17:37来源:荆楚网

  郧阳师专在迁址十堰城区之前,曾进行了5次搬迁,在众多高校的办学史上也十分罕见,这也是郧阳师专的艰苦创业史。现任郧阳师专校长喻斌介绍,目前,郧阳师专“升本”已由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十二”五规划,并已向教育部正式提交材料,湖北省高校改制审批申报的周期是3年,“升本”将在今年揭晓。(4月8日《今日湖北》)

  当10亿立方米的汉江水润泽京津,人们不会忘记湖北十堰干部群众为此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4月8日出版的《今日湖北》刊发了熊传东、陈思炎等采写的长篇通讯《十堰:绿色崛起启新程》,对近年来十堰水源地的绿色革命、大移民大搬迁的记忆、移民畅享新生活等话题展开深度采访报道,其中特别关注了一所由于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让路,屡次迁建的“车轮上的学校”——郧阳师专的发展命运,整篇报道充满了新闻的温度、媒体的社会责任以及媒体人的道义担当。

  身为省级媒体的具体负责人员,熊传东、陈思炎两位资深媒体人能够亲赴市县、乡镇实地勘察采访,两三天内转辗郧阳区、丹江口市、市直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亲自执笔撰写长篇通讯报道,并且每期这样的报道还不止一篇,这在新闻媒体行业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按照惯例,除非有重大报道任务,一般媒体的领导层极少会亲自出马,“跑新闻”的多是安排年轻同志,更有甚者只是被动地接收来自通讯员的投稿。像《今日湖北》杂志的负责同志,能够为着对于一个地方、一种事物的感动而奔波劳碌,甚至为了关注其中的个体命运奔走呼号,这种热血和激情,在当今时代已经的确不多见了。

  他们的这种热血和激情,让我联想到两年前《一封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在湖北新闻宣传系统所激起的浪潮,并由此引发的热议。《今日湖北》作为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管主办的刊物,主动策划新闻选题,负责同志主动深入一线开展调查采访,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将来自最基层的声音带回来,让作出牺牲奉献者感动更多人,让付出代价者触动更多人,为社会民生呼吁,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或许这就是“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当代写照吧!

  诚然,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毋庸置疑的,面对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坐以待毙,还是起而拯之?《今日湖北》显然选择了后者,他们一方面搞好新闻策划,注重深入基层一线,注重重大选题策划,尤其重视在新闻报道的深度上做文章,同时又主动出击,开辟了刊物网站,强化了同行业、地方的合作,这种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使之在媒体竞争、众生喧嚣之下保持了自身特色,这种媒体的温度和对社会民生问题所充斥的人文关怀,有网络时代市场化浪潮的倒逼,更是媒体自身“走、转、改”内生动力的折射。

  融媒体时代迫使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到中流击水方显英雄本色。期待更多的传统媒体能够像《今日湖北》这样仍然充满对新闻事件的热血和激情,仍然能够顺势而为、保持特色、焕发新生,仍然能够牢牢把握新闻自身规律,在伸张正义、担当道义,推进人人出彩的“中国梦”进程中找到自己的坐标,从中让自己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文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