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安子州:“反四风致为官不为”的谬论不值一驳
发布时间:2015-04-12 09:19:16来源:荆楚网

  当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怪论,认为部分干部中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是反对“四风”带来的。果真如此吗?(4月9日新华网)

  众所周知,反对“四风”既是党中央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更是顺应人民群众的期望。平心而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强力推进作风整肃的大背景下,请客送礼大为减少,公务消费大幅缩减,社会风气大为改观,种种迹象表明反“四风”行动,切中了要害,找准了靶子,发挥了作用,取得了成效。

  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一股“为官不为”之风正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悄然蔓延开来,无利可图“不愿为”、得过且过“不思为”、监督不力“不必为”。突出地表现为:机关队伍疏于管理,对存在的纪律松弛、作风涣散问题不及时予以纠正;监管责任缺失,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视而不见;责任心不强,不愿、不敢担当,工作不实、把关不严;消极懈怠麻痹大意,心存侥幸不尽职尽责造成不良影响;工作效率低下,故意刁难办事群众,态度蛮横,拉远干群距离。

  由此可见,“为官不为”,归根结底,仍是官僚主义作祟,是纠正“四风”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凸显出权力观念的错位,也折射出宗旨观念的淡薄。如果说当下仍存在的这类现象,正表明我们反对“四风”不能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结束而“曲终人散”,必须常抓不懈、持续发力。正如习总书记在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那么,为何会出现反“四风”反出了“为官不为”的错误论调呢?其实,所谓的反“四风”导致“为官不为”,实际是混淆视听,是个伪命题,反“四风”与“为官不为”绝无因果联系。少数官员之所以把反“四风”和“为官不为”生拉硬扯,其实质就是为自己的“为官不为”找一个台阶和借口而已,他们对“新底线”“新规矩”表现出不适应,眼看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作风管束越来越严、违规成本越来越高,索性满地打滚、为官不为,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该改的不改。

  如果将“四风”比作生长在党和国家肌体上的赘瘤,那么“为官不为”则是党和政府肌体内的是毒素,如果任由滋长、蔓延的话,我们党和国家就永无宁日。因此,治理“为官不为”,一方面,要形成“高压”态势,对于一些“为官不为”行为,要进行集中曝光批评,打出一记“重拳”,进行严肃查处,该撤换的撤换、该调整的调整。另一方面,治理“为官不为”是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要不断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新举措。治理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连续,更要着重于制度预防,着重于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考核机制、问责机制,逐步建立推动“为官有为”的长效机制。

  “为官不为”是当前“四风”树倒根在的一个重要病根,是不良积习的另一种集中表现。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李克强在今年“两会”会见中外记者时再次重申:既要惩治乱作为,也要反对不作为,庸政懒政是不允许的。因此,治理“为官不为”的唯一途径,就是坚定不移地把查纠“四风”引向深入,既刹奢靡之风,又治怠惰之气,在抓常、抓细、抓长上狠下功夫。

  稿源:荆楚网

  作者:安子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