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官不为是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普遍现象,存在于各个领域,表现也各有不同,人民日报发表的《地方干部谈为官不为五种病因:迷、怕、愤、懒、笨》,总结了为官不为的五种怪象,即因“迷”而不为、因“怕”而不为、因“愤”而不为、因“懒”而不为、因“笨”而不为。可以说对干部“五病”的总结,精练而准确,看到这五种病因,不得不令人担忧。
出现干部为官不为的“五病”现象的原因很复杂,除了自身因素外,还要号准“脉”,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病因则出在干部管理机制问题上。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因“迷”而不为和因“笨”而不为;干部问责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因“怕”而不为和因“懒”而不为;干部选拔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因“愤”而不为。
因此,出现“五病”的根源既然在干部管理机制上,那么要想治愈干部为官不为的“五病”问题,则需下对“药”,对症下药,从干部管理机制完善上入手,治愈为官者不作为。
完善干部教育机制,加强干部的信念坚定和提高干部的综合能力。有的干部出现的“迷”而不为和“笨”而不为,从根本上说是干部教育的问题。因此,要完善干部教育机制,多举办干部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培训班,在学习内容上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增强干部的理想信念,及时为干部补精神之“钙”,丰富干部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干部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
完善干部问责机制,加强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针对有些干部的怕作为、不作为,要从问责上入手,完善干部问责机制,用问责机制倒逼干部树立担当和责任意识,主动作为。对因“懒”而不作为者要问责。严查庸官、懒官、太平官,严查“老油条”干部, 严查“一张报纸一包烟,优哉游哉过一天”的干部。对因“怕”而不作为的干部更要问责。对于逃避怕被问责的官员也要问责,且问责力度还要加大,清除他们的“自保”意识,主动作为。此外用问责机制为干部套上“紧箍咒”,慎用权力,不胡乱作为。
完善干部选拔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因“愤”而不为的官员确属不该,但也有同情之处,不能全怪个人,这部分官员不是不肯干事,而是踏实肯干后没有得到重用,思想认识出现误区。因此,要完善干部选拔机制,完善干部考核,落实奖惩到位,完善干部选拔,让不作为、不负责、不称职的干部淘汰出去,让那些担当、干事、干净的干部脱颖而出,并得到重用。用良好的干部选拔机制,促进干部队伍的良性循环,激发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让做事的干部不再“愤”而不为。
干部教育机制、问责机制、选拔机制三者之间需要相互联系,形成良好的、长效的干部管理机制,共同促进干部有作为、敢作为、想作为。
稿源:荆楚网
作者:孙家留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