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林志干:别让28个证挡了学龄儿童入学梦
发布时间:2015-05-29 17:13:09来源:荆楚网

  北京市教委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学生占近一半。日前,非京籍学龄儿童入学审查逐步开展,今年在京入学需提供“五证”的政策基本不变,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北京各区的细则让“五证”延伸出了多达28个证件。(5月29日中国新闻网)

  非京籍学龄儿童入学问题,一直都是北京的老大难问题。这些年来,北京教育主管部门在如何让孩子都能上得了学,且都能实现就近入学问题上,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规定家长只要出示“五证”并通过审核,就能让学龄孩子在京正常入学。虽然在“五证”的政策机制上,每年都在对细节进行微调,让广大非京籍学龄儿童的家长看到了希望。但今年,一些区县将“五证”延伸增加到 “28个证”,的确让非京籍学龄儿童的家长跑断了腿,因难以一时间内给审核部门凑齐这28个证件,耽误孩子正常入学问题将会再次发生。

  孩子是国家发展的未来,不惜余力地教育好孩子,国家才能有更大更强的发展。保证孩子得到公平均等的教育机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特别是负责教育管理的国家职能部门更是责无旁贷。在出台相关政策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调查论证,让政策惠及到更多更广泛的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家庭的孩子要提供更加有力的帮助和支持,这才是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如果政策的出台只是为了维护少数人的利益,或者说是站在制定政策人本身角度去考虑问题,把弱势群体家庭拒之门外,那这样的政策制度是不会受欢迎的,而且会导致更多的不公平,让新的改革滋生出新的腐败土壤,这样的教育改革最终将会以失败告终。

  当前,孩子随父母跨省市、跨地区就近入学,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家长提供的证件特别多,主要是受到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匮乏的教育资源所制约。因此,解决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必须彻底的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有效资源保障和利用,完善城市人口基本服务保障体系,让居住证制度作为孩子就近入学的基本条件,各级管理部门都建立起简单高效的证件审核机制,别让孩子的父母因这证那证在短时间提供不全,而卡住了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脖子”。特别是对一些持有“五证”的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因为提供不了越过了当地教育部门划定的“五证”底线规定的证件,而不能通过审核影响了在当地报名就读问题。这些都会引起新的社会不公平,也是人为制造社会新矛盾的根源所在。

  规定孩子就近入学的底线,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考虑到接受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人数情况,地方财政承担能力,以及师资、校舍等方面的需求,综合确定一个合理的就近入学范围,必须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学上,而不能因一些配套设施或师资力量不足的客观原因或都是地区及主管部门领导的主观原因,而随意调整或加码上级政策的底线,人为的给就近入学政策造成卡“脖子”。另外,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均衡当地的教育资源,对困难地区在财政资金、政策、师资力量上加以支持,以保障全省全市范围内各地区政策落实的一致性。不能因为落实政策有难度,就随意给政策另行制定了附加条件而层层加码,这种行为不仅造成新的不公平,也有损政府的信誉。

  保证教育公平,让孩子上得了学,有学可上,这是义务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要保证实现这一点,就要遵循科学发展要求,确保政策形成连续性,而不能是今非夕改,政策每年都在变化,让孩子的父母不知哪条才是政策规定,哪条才是层层加码,让一些有不良居心的人有可钻之机。因此,各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督促各地区坚守就近入学政策的底线,停止对在非户籍地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入学资格审核中层层加码的政策,为这些孩子尽快落实入学问题,也让户籍地人员子女教育政策的实施步入新的良性进程,真正圆了“非京籍”学龄儿童的入学梦,不让孩子再哭泣,也不让家长再无奈。

  稿源:荆楚网

  作者:林志干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