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在京首发。这套教材共11册,由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联合推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据介绍,国家行政学院及全国省级行政学院系统,将对现任各级行政干部进行传统文化轮训。这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有望正式纳入到各级行政干部培训体系之中。(6月16日《新京报》)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宏伟历史一直是国人引以为傲的资本,正是足够长的历史才沉淀出像“六艺五术”、诸子百家之说这样的文明精华,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国学。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学博大精深,从“百善之首,立国之基”的《孝经》,到“民贵君轻,王道荡荡”的《孟子》;从“兼爱其仁,非攻其义”的《墨子》,到“尊王称霸,崇礼讲法”的《荀子》,国学无疑是为政者修齐治平的精神养料、夯实为民事业的基石。
古人云“鉴古而知今”,习总书记熟读经典,“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的敦敦告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语重心长,“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的殷殷期盼,其引经据典、睿智博学的风范,展现了国学的魅力,也折射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事实证明,国学是执政者武装思想的利器,也是提升执政能力的经验宝库。当前,四风教育逐渐深入,党性教育迫在眉睫,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党员干部更应该学会用精神文明充实自我,建筑抵御的城墙;快速发展的时代里,科学决策、因地制宜,党员干部当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
学习“君子求诸己”的做人之道,领悟“见贤思齐”的处事之理,掌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为官之要,才能更好地履行“戒慎自守、严于自律”,更好地践行“忧天下之忧”的为民情怀。
将国学纳入干部培训当中,内容编订上参考重大科研成果,涵盖用人、廉政、执法等多体系;部署课程规划,将课程杂糅进相关主题培训,在形式上填补了国学教育的空白,是创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从国学中汲取智慧,入形还需入心。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最终还要“笃行之”。《廉政之道》、《应急之道》,“走心”才是根本之道。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江夏青玲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