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彭亦桓:整治“红顶中介”需做好“加减法”
发布时间:2015-06-18 10:52:39来源:荆楚网

  “红顶中介”,一种伴生于改革、寄生于体制并不断蚕食改革红利的“寄生虫”,正在被清除出体制。这是今年从上至下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人民网6月16日)

  所谓顶戴“红顶中介”,就是指那些有官方色彩和背景的中介机构,以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蚕食着行政审批改革的红利。“红顶中介”是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一些部门由于体制的强大惯性以及以往已形成的利益,使得一些部门仍然纠缠住自身的既得利益不放手的产物。尽管这些机构构成方式不同,表现形式各异,但是它们的存在,对企业强制服务、强行收费,已制约市场活力,成为新的市场“拦路虎”,但同时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腐败的温床。鉴于此,彻底整治“红顶中介”便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整治“红顶中介”呢?笔者以为,需要在“加减”法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强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进一步简政放权。如此,才能斩断“红顶中介”背后权力寻租的利益链条,消除中介机构、社会团体与个别部门的“猫腻儿”,把改革红利还给百姓,从而营造一个规范的市场秩序。

  做好“监督管理”加法,是整治“红顶中介”的前提良方。之所以会产生“红顶中介”这些歪风邪气,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在监督管理层面的不足有关系。因此,治“红顶中介”审批“毒瘤”,我们还得做好、做实“加法”,让监督管理渗透到审批过程中。加强监管既要对下属单位进行监管,防止权力溢出,导致 “红顶中介”恶性膨胀。更重要地是,需对提供服务的中介企业进行合理化监督规范,防止出现垄断垄服务,影响服务质量,导致群众难办事。除此之外,还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续深入追踪中介服务的后期进程,防止出现烂尾工程,确保服务的每一步到位。

  做好“简政放权”减法,是整治“红顶中介”的必要举措。不可否认,由于“红顶中介”的大量存在,导致审批程序繁琐,降低了办事效率,更容易导致“中介腐败”的出现。为有效清除“红顶中介”,需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使用市场竞争机制,以此来消除政商勾结的“红色中介”。为此,各级政府不仅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更要划清市场与政府界限,用市场来对挑选中介机构,减少“红顶中介”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进而实现“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这一目标。

  毋庸置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做好“加减法”,以此来摘掉“红顶中介”的顶戴,斩断官商勾结的利益链条,才能营造和谐政商关系,从而促进市场健康平稳地发展。

  稿源:荆楚网

  作者:彭亦桓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