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再下严令。王儒林在7月16日全省科技创新推进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山西省一些地方有的领导干部“习惯”在住地办公,不到办公室办公。他要求“从今天开始,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一律到办公室去办公”。(7月20日《山西日报》)
王儒林所说的“在住地办公”,其实是耐人寻味的。地方党政干部,大多数不在家乡为官,他们的住地就是卧室。他们的卧室不同于我们的卧室,他们的卧室比我们的家还要大。习惯在卧室里办公的领导干部为何有了这样的习惯?
能够在卧室里办公的领导干部也不多,都是当地党委政府的一二把手,充其量还有些副职干部。这就是权力无人监督的问题。不在办公室里办公,在卧室里办公的危害很大。
其一,成为监督的真空。关起门来,就是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在这里接待客商,在这里接待下级,在这里处理公务,就很容易形成权力和利益的小团体。究竟在里面做了什么,很难被发现。事实上从以往查处的各种腐败案件来看,很多非法交易就是在官员的住地,也就是卧室里完成的。
其二,暴露权力的泛滥。在卧室里办公,凸显的是权力的泛滥。上班有考核制度,上班有点名制度。当所有人都参加点名的时候,谁点了在卧室里办公的领导的名字?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地在考核职工的时候,还实行了指纹打卡,这种监督应该说是科学的。问题是,在卧室里办公的领导干部的指纹打卡又是如何完成的?这都暴露出了权力泛滥的问题。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山西省委书记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这个问题,是好事情,问题是省委书记不可能每天监督市县领导是不是在办公室里办公了。监管就是最大问题。党政主要领导在地方上就是太上皇,他们左右着官员的仕途,他们一言九鼎。不让在卧室办公了,该由谁来监督?
指望依附于当地党委的纪检部门?依附于领导干部的秘书?依附于领导的党政办公室?在主要领导权力失控的状态之下,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解决这个问题,最彻底的办法还是减少主要领导手中的权力,让他们是个调度者,而不是“执法者”,这就是我们说的把权力装进笼子里。
王儒林说了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个市委书记,你作风懈怠,萎靡不振,经常不按时上班,晚来早走,或者半天上班、半天休息,我们决不能听之任之。”这句话是严厉的,问题是,这个市委书记究竟是谁?这里依然是埋下了伏笔。省委书记说话尚且如此遮遮掩掩,能指望基层纪检部门监督“不在办公室里办公的领导”吗?
让领导干部走出卧室,依靠的不是倡导,而是减少他们的权力,而是给地方纪委更加独立的监督空间。试问,王儒林口中的“在卧室里办公的领导”都是谁?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作者:杨虹磊)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