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穆兰芳:“谢师宴”不应将重点放在“宴”上
发布时间:2015-07-29 11:13:45来源:荆楚网

  征得县纪委领导同意,我们与县教体局共同组织召开“谢师宴该‘谢’还是该‘歇’”的座谈会,邀请高三毕业班全体老师参加。会上,老师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了两难:拒绝吧,家长盛情难却;接受吧,风险太大。(7月28日《纪检监察报》)

  毕业季既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感恩的季节,苦读12年的孩子即将告别家乡、告别亲人、告别师友,到异地大学深造,就此举办谢师宴,跟“谁家过年都会包顿饺子”的道理一样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就将宴请的重点放在了“宴”上,使所谓的“谢师宴”“升学宴”变了味,不但让师生关系庸俗化和功利化,也无形中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甚至亮起了腐败的“红灯”。

  既然是“谢师宴”“感恩宴”,显然就该以感恩老师的辛勤教诲、孜孜关爱为主旨,师宴也应以重“谢”为主,而非是攀比、炫耀的目的,应尽可能的避免庸俗化和流于形式。 换言之,谢师宴应承载更多“谢”的真情表达,而淡化“宴”的物质表达。

  要去除谢师宴的庸俗和功利化倾向,就学子本身而言,要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并不是只有吃喝二字,只要是真心感谢,并不一定非得用钱买单。因为感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记住老师,常与老师联系,或者给老师准备一些力所能及的小礼物。更不该是此番宴请之后,与老师的感情从此“一拍两散”,师生双方两不相欠,可以形同陌路。

  在接受宴请的老师一方而言,不该以学生宴请价位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对自己感恩轻重的标准,以及自己尊严感、成就感的标准。要转变“谢师宴”风气,关键在老师。如果老师执意不赴任何谢师宴请,那么谢师宴自然失去土壤,难以滋长。

  笔者提醒的是,当老师和学子们拿起谢师宴上的筷子,端起谢师宴上的酒杯,作为老师更该想想自己执教过程中的瑕疵与不足,尤其想想该给那些没有考好、未能升学的学生怎样的关心或鼓励,作为学生更应考虑自己以后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总之,老师与学生,不该以谢师宴开始,更不该以谢师宴告终。只有师生关系功利化不断淡下去,淳朴自然的情感才会升上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穆兰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