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向从南:大督查后问责“为官不为”者释放啥信号?
发布时间:2015-09-01 08:57:07来源:荆楚网

  当《七省处分59名“不作为”官员》的消息被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并且放在显要位置上处理时,政知局小编觉得,这下子国务院动真格的了。作出这个判断有什么依据?看看这些官员是怎么被“处分”的?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行政记过处分、撤职降级、双开、移送司法处理、判刑……(8月31日中国青年网)

  自从中央推出“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高压式反腐做法以来,官场上各种“乱作为”现象得到极大的遏制,原本被扭曲的行政行为得到矫正,但与此同时,诸如“不贪不占,啥也不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不出事就行”“占着位置不干事,拿着工资不出力”等“懒政”“庸政”“怠政”之类的“官员不作为”现象时有发生。

  “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上面两段话,均出自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因为如此,国务院大督查之后,对辽宁、吉林、安徽等7省59名干部在审批、决策和监督等政策执行过程中懒政怠政、失察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进行了严格问责。

  不难发现,从惩治乱作为延伸到反对不作为,标志着反腐败正向纵深推进。这充分说明了,对于“为官不为”的现象,必须要拿出惩戒贪腐的气度与态势来解决懒政问题,而不能“只打雷不下雨”。只有把问责的利剑悬挂到每一个责任人的头上,形形色色的不作为乱作为才会收敛,高效、勤政、廉洁的行政机关才可能越来越多。只有出重拳、用狠招,以严厉的惩罚惩治“为官不为”者,才能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勇于担责,敢于担当,言传身教,发挥自身正能量。

  其实,为官不为现象当然不是时至今日才突然冒出来的。只不过,随着改革步入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随着高压反腐的一路高歌猛进,为官不为的积弊和危害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影响党和政府形象,伤害民心……这些后果是显性的,容易判断和察觉。为官不为的真正恐怖之处,在于它的危害往往是隐性的、潜在的,与乱作为相比,更难引起警觉;等问题浮出水面时,往往已经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因此,针对“官员不作为”的不同成因和表现,还需采取多种对策,对症下药,力求治本。首先,树立正确的导向和风气,要抓好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敢干事、能干事、有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把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其次,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多地开始逐步探索并实施“无为问责”制,一些官员因“无为”受到问责,或通报,或责令辞职,或免职。可见,只有加大问责力度,才能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再则,要从根本上治理官员“不作为”,要研究建立一套严密而切实可行的机制,将官员的权力和利益尽可能切割,推动决策权与执行权的适度分离,把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建设有机统一,将属于社会自我治理的权力还给社会。

  李克强总理曾说:“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党和国家需要的是能“开太平”的贤者能人,而非尸位素餐“享太平”的懒官庸官。“无功即是过、庸碌也是错”,不换脑子就应腾出位置。因此,“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这样才能对得起党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向从南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