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盒仅售7.8元的普通药,在医院里时常难觅踪影,黑市上却卖到数千元。记者调查发现,关键时刻一些能救命的廉价好用药在现实中却成为“孤药”。近年来,不少类似好用的廉价药,如“鱼精蛋白”、在心脏手术中用来控制血管痉挛的“罂粟碱”等,都曾出现紧缺。(9月15日《北京晨报》)
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人们在生病的时候都需要依靠药物缓解病症、消除病菌。而对于药品生产商来说,生产药品就是为了为人们提供疾病痊愈、甚至挽回生命的机会。但近期以来,我们时常看到网络上“独孤求药”的现象,原本是廉价好用的救命药,却往往要倾尽诸多的物力财力寻找,甚至酿成不可承受之痛,这种现象究竟为何屡屡出现?
根据报道,在网络上接力寻药的事例不止一件,但每次寻药都要有庞大的物力、财力和幸运作为支。然而,类似这样的廉价好药,通常是应该只有医院才能买到的。连医院都不能及时配备类似的药物,又是为什么呢?如果有一两家医院有如此的情况,只能证明医院为寻求高额的费用故意不配备药物,但如果几乎所有的医院都难以找到类似药物,那么问题只能归结于药品生产商。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药品价格管制的情况下,药厂生产这类药物长期亏本或者至少不赚钱。但通过众多的事例,我们能够看到的是这类廉价好药往往是市面上众多高价药物所不能替代的。也就是说,一旦因为药品廉价导致了药品的生产数量减少甚至停产,那么有些需要廉价好药来挽救的生命就可能再也无法挽回。
有网友抱怨称因药品廉价而不进行生产的厂商没有良心,我们并不能完全否定这种说法,但是,我们也应当反思这种状况背后的问题。诚然,厂商生产药品也要以其能获得的利益为基准,这与其他生产销售行业存在的规律是相同的。但是药品行业也与其他行业有明显不同,因为某些药品的定价由政府管制,这恐怕也是类似的廉价好药无人生产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要承认政府定价是要实现对医药商品的良好监管,但问题在于这样类似管制的监管会让某些商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从而变成一汪“死水”,而某些药品却可能成为药品生产商争相生产的商品,也许仅仅是因为其定价可以自主调节甚至可能获得“暴利”。
如果说政府对药品的定价管制是为了保障群众的用药基准,那么笔者以为,适当放开定价管制,在激活药品生产商之间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定价限制,让药品生产商不再“冷落”那些廉价好药的同时保证药品价格在群众承受范围内,才能够更好地缓解目前药品生产和销售中的乱象,让人们不必再因为药品的廉价而承受生命不可承受之痛。
稿源:荆楚网
作者:云舒
(作者:蓝镭)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