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扬州一盘总重量为4192公斤的“扬州炒饭”,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但随即曝出炒饭被当作厨余垃圾送去喂猪。网友纷纷质疑主办方这是在“浪费粮食”和“作秀”。24日,该活动的承办方回应北京青年报记者称,拉去喂猪的只是因露天制作导致不宜食用的部分,其余部分还是按照预先安排送给学校和企业。(10月25日《北京青年报》)
4192公斤的扬州炒饭,转眼间沦为猪的盘中餐。无疑,有关部门在创造世界“最大份炒饭”的同时,也刷新世界最浪费纪录。如此暴殄天物令人触目惊心,但现实中这样的荒唐浪费,又何止一起呢?2005年2月,沈阳市制造出重达4吨的世界大元宵。但由于有更大的锅来煮,只能一弃了之;2013年,一张直径10米,号称“世界最大”的的电动餐桌亮相扬州,然而惊艳过后,这张同时供60人吃饭,最终被束之高阁……
节俭素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被多数国人奉为人生信条。可为何部分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屡屡破纪录的浪费?无非是他们认定,傍上吉尼斯纪录的招牌,就能出名、上位。即使浪费一点也无伤大雅。基于这个逻辑,目前很多地区都刮起了挑战吉尼斯的浪潮。而餐饮业“创吉”技术门槛低,只需拼人数、拼财力即可。因此,“饭桶挑战”成为捷径,彼此之间争奇斗艳,络绎不绝。你有世界最大满汉全席,我就有万人同吃“大盆菜”;你搞千人同吃咖喱饭,我就搞万人共享大蛋糕。
但必须要意识到的是,随着“人海战术”与“钱海战术”的泛滥,吉尼斯纪录证书的号召力,早就是明日黄花。食品烹制贵在精细,美在味道、色泽。试想,看到“世界最大炒饭”在烈日下暴晒,工人拿铁锹翻动,观众不倒胃就不错了,怎么能撩拨起食欲呢?多年以后,除了世界最大浪费这个负面新闻,有谁还记得“世界最大炒饭”这个噱头?可见,简单粗暴的世界最大并不是扬州炒饭的扬名神器。“饭桶挑战”老旧炒作套路,早就该翻新了!
其实,相比低端的“饭桶挑战”,扬州炒饭更需要一点冰桶挑战的智慧。2014年冰桶挑战一下子风靡全球,让鲜有人知的渐冻症备受关注。为什么冰桶挑战能够获得成功?无非是形式新颖、内容颇具娱乐性,在传播上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为传统美食扬名,何不借鉴一下冰桶挑战的思维呢?比如,谁关注推广机构的公众号,并积极互动,就会获赠一份香喷喷的“扬州炒饭”。如此既能扩大知名度,又不产生浪费,岂不一举两得?
总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一些宣传手法,也该与时俱进,与“互联网+”一起飞!
稿源:荆楚网
作者:薛家明
(作者:蓝镭)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