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子科大成都学院的一位老师,惩罚上课迟到的学生抄一千遍“biang"字。而有些学生在抄到第200字时,表示以后再也不敢迟到了。对于这种惩罚,该校老师认为像这种藏罚于游戏当中的措施,更容易为学生认同。而也有学生认为这种方法很有创意,且更容易为学生接受。(10月28日《成都商报》)
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可谓是每一届都会出现的。但是,老师那些过去的惩罚方法,例如罚站,搞清洁。对于那些“老油条”来说,简直就是小意思。于是,对于惩罚,学生也就无所谓了。于是,这回老师灵机一动,来个狠的,迟到者,罚抄“biang”一千遍。于是,学生不迟到了,老师也心安了。
看来这年头,惩罚也得要有创意。既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要让学生心服口服。罚站,搞清洁这种体力活,已无过多震慑作用。这种体力上的惩罚,只来引来学生“一犯再犯,不思悔改”。那么,要惩罚达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必须要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深刻印象才可以,并且套上一种学生接受的方式。
就拿抄一千遍”biang“字来说,从身理上来说,学生表示手累得再也不敢迟到了;从心理上来说,当中的一位被罚抄的程同学就说道,以前也曾迟到过,但这次迟到却格外深刻。虽然,对于抄写这个复杂的汉字,也有同学认为这过于机械。但是,罚抄”biang”字代表却是对过去简单粗暴的惩罚的突破,从学生的角度上思考。既能让学生接受,也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其实,与其说这种方法有创意,还不如说这是一种更为趣味性的“教训”。以前,说起惩罚,大多数可能以严厉的口吻来“教育”,或者是涉及到利益上的惩罚等,如家长责骂孩子、领导扣取员工奖金等。而这些方法换来的却是,被罚者口服心不服,甚至还会产生一种“叛逆”心理。通常,他们故意再犯,来表达对这种惩罚的不屑。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错误的再犯。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往往很多时候都运用了不恰当的方式。轻则,肉体受苦,重则,心灵受挫,尊严受损。在读书期间,常见的课间罚跑操场、当众点名批评或者当着全班念悔改书。而当我们日后回想起这些时,心头涌出的却是一股羞耻感。而这种不愉快的忆记,我们往往会有意识地选择遗忘。
显然,过去羞辱式的惩罚,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被罚者尊严和接受程度,只是单方面的“我们认为有效”。但是,这种“一厢情愿”的设想并没有多大效果。与其做无用功,还不如来个“两情相悦“的深刻教育。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静雯
(作者:杨虹磊)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