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6日,有网友在观看了国外媒体关于“中国1996年长三乙火箭首飞失利”的纪录片后,发微博称“这次火箭撞山击中家属区,至少造成500人死亡,家属区荡然无存。”该微博发出后引发网友热议,多数网友对“火箭撞山击中家属区”这一细节提出质疑,也有网友对发文者提到的死亡人数表示疑问。(2月18日《北京青年报》)
网友对此条微博提出质疑,说明他们并不相信,至多将信将疑或者半信半疑。但是这条微博的作者,似乎是相信了国外媒体的报道,而微博服务商也未严格审查,只是在有关部门辟谣后,对微博发布者做出了禁言15天的处罚。
其实,有关中国1996年长三乙火箭首飞失利的消息,这些年在网上并不鲜见。“勿忘”也罢,“反思”也罢,“寻求真相”、“汲取教训”也罢,各有各的视角。但这次微博“至少造成500人死亡,家属区荡然无存”的爆料,显然有巨大的吸睛效应。因为它不仅让当时的死亡人数扩大了百倍之多,还涉及到是否隐瞒真相的问题。还有,消息依据来之外媒,这在一些信奉“外国月亮”的受众心目中,多少增加了可信的成分。
然而,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真作假”或者“假作真”的情形虽然也有,但最终都会“小白长得像他哥”——“真相大白”的。这次,微博发出第二天,即2月17日下午2时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就在官方微博上做出回应,给出了“所谓的‘至少500人死亡,家属区荡然无存’”的说法纯粹就是“谣言”的结论。
根据常识,出于安全和保密需要,火箭发射场周围绝不允许有家属区或者居民区存在,也不允许任何闲杂人等进入场内。那么“火箭撞山击中家属区”这一结论,不是主观臆想,就是别有用心。而且,发射场用作技术人员的临时住宿,在火箭发射前12小时内也会全部清空。就连火箭预定航线周边的居民区,在发射前都要进行人员疏散,发射场工作人员亦要全部进入地下掩体,以确保人身安全。如果没有这些常识,三思或者上网向“度娘”讨教一下,也不至于造谣传谣吧?
网络真是一个奇特的所在,青苗与野草齐长,真相与谣言共飞。单是在微信平台,媒体就报道过一个月出现二百多万条谣言的事实,平均每分钟47条。心理学家指出,在网络信息海洋中,那些负面的、有噱头的内容更能引起广泛转发的兴趣,网民通过分享负面消息,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发泄,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满足,这是一种“网络病”,即“坏消息综合症”。有鉴于此,每位网民都应该自觉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别让这种病毒侵入身体,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造谣传谣的帮凶。
稿源:荆楚网
作者:雷钟哲
(作者:杨虹磊)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