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更振奋人心。
“工匠”,一个充满传统色彩的词汇,这个曾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职业,木匠、铁匠、石匠等手工匠人以精湛技艺在传统生活中打下了底色。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本草纲目》,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红楼梦》,司马迁历时十数载成就《史记》……这都说明,成功都是苦功夫、硬功夫的沉淀,都是时间、认真的积累,需要“工匠精神”。
然而,随着“急功近利”和“心浮气躁”日益凸显,在很多人看来,类似“愚公移山”的工匠精神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其实,这种“术业有专攻”的韧劲,非但离我们不遥远。相反,在“创新”引领时代潮流的当前,“工匠精神”所代表的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时代气质,正是“双创”时代所呼唤的。
时下,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我们强调创新,说的就是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格局。然而,科技投入低,技术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依托创新提质增效?如何借力创新转型升级?不仅考验“纷繁世事多元应”的运筹智慧,检验“击鼓催征稳驭舟”的能力,更需要脚踏实地“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匠心,来撬动创新发展。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工匠精神”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面对全球以制造业质量化、智能化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新态势,如不树立“重视质量、打造品牌”的理念,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技术创新和品牌的产业体系越来越不适应竞争环境的变化。这就要求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生产每一个环节,不断吸纳最前沿技术,创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
李克强总理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所要求的正是“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匠气”作风。“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认真、敬业、钻研的精神。没有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品牌文化的负责态度,没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创新活力,就不可能在工作上有所突破,在创新领域推陈出新。
十年磨一剑,不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敢挡。“工匠精神”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也是一股子精气神。站在新起点,面向“十三五”,正需要以“工匠精神”添动力、增活力,用“工匠精神”激荡起创新发展的春潮。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江夏青玲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