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黑龙江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在会议间隙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在开放日上说“龙煤井下职工不欠薪”是因为掌握情况不准确。“昨天召开会议有两个目的,一是纠正错误,二是部署工作。”(3月14日 《京华时报》)
《左传》有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做人如此,做官亦是如此。由于受知识结构、实践经验、价值偏好或是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攻坚克难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是那样的错误。但只要做到尽量少犯错误,不犯重大错误,而且做到知错必改,有错必纠,那么这样的领导干部依然还是好干部。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两会期间,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在开放日说“龙煤井下职工不欠薪”,而后在全团会议上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龙煤井下职工确实存在欠薪”,面对前后不一致的信息,陆昊没有隐瞒、没有狡辩,而是敢于认错,同时积极纠错,表示将在改革脱困过程中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坦诚与广大职工交流企业困难情况,交流脱困发展的各项举措,尊重职工合理诉求,减少误解,增强共识,形成企业、职工和政府的工作合力,打好改革生存攻坚战。
作为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对外公布错误信息,确实是工作失误。但是面对工作错误,陆昊敢于认错纠错,对于这样的干部,百姓愿意给予他理解和宽容的,毕竟他是在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欠薪问题做努力,不畏艰难地为黑龙江去产能想办法。
其实犯错误不可怕,可怕就是就是死不认错、一错再错或是归咎他人。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敢承认错误,无非就是怕承担责任、怕丢了面子、或是怕失了威信。但不管是哪种原因,不承认错误终究是不正确的,因为其说到底就是领导干部思想“总开关”出了问题,将个人利益摆放在党和人民利益之上了。一地领导干部,事关一方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如果知错不改、有错不纠,必然会损害一方利益,并最终被百姓抛弃。所以,知错能改是领导干部的基本政治素养,陆昊这样敢于承认错误,积极改正错误的行为也是值得被肯定的。
从两会释放的用人信号中可看出,敢于担当打头阵勇冲锋的领导干部将会被重用。因为不论是从长远目标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中国梦”的实现,还是从短期目标看,扶贫脱贫、双创工程、房地产去库存等的实现,都需要一大批能干事创业、敢攻坚克难的领导干部。为此,重用不畏难、有担当的领导干部,并为他们配以合适的“容错机制”,将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的重要保证。
知而能改方为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让领导干部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认错纠错的良好作风越来越扎实,知错就改的陆昊省长就是众多作风良好的干部中的一人。相信随着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容错机制的配套使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好领导干部卯足干事创业的动力,多干事、干好事、干成事。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娅
(作者:刘展)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