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评论员文章:让“消费者做主”落地生根
发布时间:2016-03-15 08:57:02来源:荆楚网

  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又到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能力的增强,消费已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2015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持续居“三驾马车”之首。

  消费拉动力节节攀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环境优化也需“迎头赶上”,为提高消费安全感、激发消费热情、持续发挥消费拉动力提供保障。

  2015年,全国工商部门共处理消费者诉求777.7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60亿元;新消法实施至2015年6月,全国共审结维权纠纷案17.9万件……打假维权力度加大,消费者胜诉率上升,消费环境持续向好,有力地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然而,肯定成绩也应看到我国消费市场仍存隐忧。两会上政协委员钱学明“自家的‘马’拉了别家的‘车’”的比喻,道出了国内市场依然留不住消费者的尴尬。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中国消费者的“钱袋子”不断流向海外。

  接连出现的马桶盖、感冒药、电动牙刷等日用品海外“抢购潮”,更是屡屡让中国企业蒙羞。这些产品国内没有?当然不是。究其根源,从今年两会上董明珠“炮轰”竞争对手、傅军“秀”38万手表中可见一斑:假冒伪劣拖累、产品质量不硬、品牌升级不力,消费信任缺失,供需错位。

  “新消费我做主”,2016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更强调消费者在消费环节中的主导地位,但是供给质量上不去,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做主”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让“消费者做主”落地生根,首要任务就是提高供给质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这就需要供给侧发力补短板,与日益提升的消费者需求“赛跑”,在“加减法”的逻辑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打造品牌影响力。

  继续做“减法”,坚持打假维权力度不放松,重拳打击“傍名牌”、“山寨版”等低端供给,严防“劣币驱除良币”损害消费者信任;着力做“加法”,以“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驱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升级,让国人放心把“钱袋子”留在国内。

  让“消费者做主”落地生根,还应理顺供需关系,主动适应个性化、品牌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不妨学学亚马逊“信息公司”,拥抱“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产品供给过程中,分析购买行为,倾听消费者的真“声音”,精准供给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产品和服务。

  如此,维权成本才会越来越小,消费的经济拉动力才会越来越大,“新消费我做主”才能落地生根。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本网评论员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