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堂吉伟德:公益从来都应成为涓涓细流的结果

发布时间:2016-09-26 10:26:42来源:SRC-13

  “广州从不缺少爱心,我们希望把爱心聚集成一股强大的公益力量!”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的项目负责人表示,希望能联合信息时报及所有参与公益市集的爱心组织,一起打造广州公益新坐标,为羊城增添新的公益风景线。(9月25日《信息时报》)

  公益究竟怎么做,是毕其功于一役,还是做到积少成多,这原本是一个不难回答的问题。不过,自从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劝一些中国同行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或者说是“巴菲特承诺捐出99%的个人财富”的国外慈善文化,逐步被更多人所认可之后,一些人对慈善则有了更为极致化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名人或者明星,当其无以作出“捐出财富”而“留给子孙”之后,则会遭遇到网络暴力和舆论质疑,以至于其已做出的成绩也被抹灭。

  之前,这里面有两个走向完全不同的案例,2010年,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一封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陈光标在信中指出,当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一种高尚和伟大。 2015年,自房祖名出狱后,成龙就多次表态会帮助儿子。而曾经说过会裸捐财产的他,如今也改变心意,决定留下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财产给儿子。当然,最近饱受质疑的“中国首善”在当时受到了热捧,而透露已捐出一半财产的成龙却留下了骂名。

  这样的遭遇已成为很多“慈善达人”的困惑,尽管他们已然在公益慈善上付出了很多,然而却陷入了目的正当性被质疑的困惑之中,各种不理解让他们的公益初心受到了挫伤。以阿里公益为例,这已成为一项以公益为事业的系统工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其间除了数量庞大的捐款数量,比如马云早在2014年登上首富宝座之时,又以145亿捐款而成为首善。

  更重要的是,阿里的公益已成为一种企业文化,一种员工习惯,除了阿里公益的专业板块之外,做支付宝也得做公益,以至于做成了“中国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公益性网络平台”,涉及助医、求学、济困、安老、救灾等,做阿里云得做公益,比如运用公益大数据救助被拐卖儿童,发布污染地图让公众监督更加方便,淘宝也做公益,拍卖名人一小时下午茶,所得款项全部捐给慈善机构……不过,各种比较式或者竞争式的质疑,忽视了公益者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就。以公益为名的舆论伤害,正成为公益所面临的最大敌人。

  古人李斯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做人如此,做慈善同样如此。公益从来都应成为涓涓细流的结果,而不是轰轰烈烈的极致。一个人能够实现裸捐固然可贵,但能够把公益视为一种习惯,一种生命,一种文化,一种物质,才是最值得倡导之处,也是最需要筑牢的根基。也只有让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并主动参与其间,才能汇成强大的力量。因为,财富再多、体量再大、能量再大的企业家和企业,其所作的都相对有限,即便其捐出了全部财富,也未必就能成为公益与慈善的支柱。成熟的慈善文化,理性的公益倡导,应当是尊重每个人的自由与意愿,给予其每种选择以尊重而不是身份性质疑,更不能用固化的标准座标去进行评判。如此浅薄的是非论,其实是对公益的最大误解,也是对慈善最大的伤害。

  从初心和本意上看,捐了亿计的比尔.盖茨们,与捐一元钱零花钱的小学生并没有不同。所不同的,是否认同公益的价值观,并将其作为一种习惯去延续,作为一种行动去落实,从而让自己成为“公益事业永远的追求者”,还是啥都不做,只充分道德标准的评判者。这个社会,其实并不缺乏爱心,而是如何借助一个平台将其汇集起来。公益市集的爱心组织正是这样的践行,也是必须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只有当我们自己成为了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反求诸己之下,才不会用浅薄去进行无意识的伤害。

  稿源:荆楚网

  作者:堂吉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