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刘颂寒:破解药荒,执行力比制度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6-10-09 09:56:45来源:SRC-13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盒仅售7.8元,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在很多家医院难觅踪影,而“黑市”上却卖到4000元。对于廉价药荒,虽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过一些措施,但由于落实不到位,如同“开了方子,没下药”,导致廉价药荒一再上演。(10月8日 《北京青年报》)

  廉价药出现“药荒”现象在5年前就被曝光过,当时常用的“鱼精蛋白”短缺,导致许多心脏体外循环手术被迫停滞。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廉价药出现“药荒”的现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

  其实,针对这种屡屡出现的“药荒”现象,类似的防止方式不是没有提及过,甚至一些针对问题的制度也出现了。但是,在现实中,这些保障措施却因为缺乏相应的执行力,而成为了“一纸空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生产、流通、价格、招采、使用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相应的系统也已经建立,但药荒的出现,无不证明这些措施完全没有真正的良好应用起来。而廉价药之所以能在黑市上炒到4000元,也再度证明了监管力度的不足。若有足够的监管的力度,又怎么会有这种堂而皇之坐地要价的行为呢?

  根据一般市场规律来看,廉价药之所以能够卖到如此高价,根源还是在于供需关系的不平衡。就算监管方加大力度来严惩倒卖廉价药的黑市,也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要改变这种现象,根源还是在于生产的制药商。因为长期对于这些廉价药进行严格的价格控制,导致制药方每生产一份廉价药,就会造成亏本。而单靠简单的行政约束,恐怕也难以提高制药方的生产积极性。为此,就更需要进行经济帮扶,至少要扭转制药方不会生产越多而亏损越多的情况。同时,允许廉价药适当的涨价,只要这些涨价在合理范围内,就能兼顾患者和制药方的利益。也就不会让廉价药变成黑市里抢手的黄金。

  药荒的屡屡出现,其实是制药方的一种博弈行为。通过适当的减产来提高自我利益诉求的方式,单纯用制度来防止药荒不再出现,其实相当软弱无力。如何提高制药方生产廉价药的积极性,如何加强相关的监督管理,如何让每次药荒的出现都能追责到个人,如何有一套完善的处罚措施,这些比单纯列目标的制度更加迫切。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颂寒